洞窥阳明文化之精粹

作者:黄蕙心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2-12-19

  “他年贵竹传异事,应说阳明旧草堂”(王阳明《夜宿汪氏园》)。550年,放在历史长河中来考量,也只不过一瞬。然而,对人来说却又是漫长岁月,在这5个多世纪里,既有朝代更迭更有战火纷飞离乱,既有各种思想流派更有一枝独秀流传。比如阳明心学,随着时间的推移就愈加显得熠熠生辉,影响深远。

  2022年是王阳明诞辰550周年,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郦波的新著《心学的诞生》(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该书围绕王阳明的人生历程、心学的意义价值而撰写。洞窥阳明文化精粹,以古人之思想启示今人之发展,从阳明心学的诞生挖掘探源,阳明心学为什么能在贵州这个当时被认为穷山恶水的蛮荒之地诞生?王阳明在贵州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如何?这期间又有哪些经历让王阳明成为后世尊崇的开创心学智慧的大思想家?王阳明说“他年贵竹传异事”除了“阳明心学”之外,还有哪些“异事”可“传”?

  《心学的诞生》一书结合王阳明的个人经历和遭遇,以阳明心学的诞生为脉络,从思想史、教育学、古典文学等多个维度切入,在对这些问题进行探析的基础上,用故事化通俗化的语言进行呈现。该书兼具学术性与通俗性的特点,通过“向死而生”“一路向黔”“此境奇绝”“龙场悟道”“心外无物”“知行合一”“承‘黔’启后”7个部分的内容,生动讲述了王阳明在黔悟道、讲学经历,具体揭示了阳明心学的诞生、发展、影响,深刻阐释了阳明文化与时代发展的紧密联系。作者以轻松生动的笔触,以贴近读者娓娓道来的风格,共情式讲述阳明心学在黔诞生的轨迹,将心学思想与对人生处世的思考潜移默化地洒向读者的心田,可帮助读者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体验中领悟心学的博大精深,从而更好地追寻自我、塑造自我。

  尤其值得一说的是,“阳明・问道十二境”也是《心学的诞生》一书予以浓墨重彩的重点内容。王阳明被贬谪居贵州,在贵州2年“龙场悟道”,成为中国儒学一大高峰“心学”的起点;创龙冈书院,开贵州书院讲学之风;传道贵阳文明书院,始论“知行合一”。王阳明一生留下的600多首诗,有六分之一作于贵州,他有3篇文章入选《古文观止》,其中2篇作于贵州,贵州是王阳明首传心学之地,因此被称为“王学圣地”。

  根据王阳明在贵州的活动轨迹和主要经历整理提炼出的“阳明・问道十二境”分别是:龙场悟道、兴隆书壁、平越思隐、古道心旅、陆广晓发、水西论象、龙冈开讲、贵阳传道、南庵答和、南祠咏怀、东山遗韵、镇远留书,串联起一代大儒王阳明在贵州的行迹事件,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在字里行间和真山真水中感受王阳明悟道传道的心路历程,探寻多彩贵州这片土地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一条重要历史脉络。图书以插页形式,赠送读者“阳明・问道十二境”拉页,以便于读者第一时间对全书内容和十二境内容有一个全貌性了解,进而可以以十二境为线索,更好地开启《心学的诞生》阅读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