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工业题材小说的突围之作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2-12-19
作家水运宪最新长篇小说《戴花》(湖南文艺出版社)近日出版上市。从《祸起萧墙》到《为了幸福,干杯!》,从《乌龙山剿匪记》到《戴花》,水运宪以旺盛的创作生命力纵横文坛数十载。此次新推热血沸腾的工业题材力作《戴花》,通过娴熟老到的笔墨,将硬核历史时期师徒两代炉工劳模接续梦想荣光的奋斗故事叙述得异峰突起、兴味盎然,写出了两代技术工人身上不同的时代印记、相同的精神传承。
这是直击工厂第一线、当代工业题材小说的突围之作。
《戴花》约40万字,讲述了20世纪60年代末,以主人公“我”为代表的一批大学生来到德华电机制造工厂,进入生产一线学习实践、成长蜕变的故事。“我”与师傅莫胡子是相辅相成的师徒,亦是相生相悖的对手,两代人之间的矛盾冲突无处不在,但矛盾之下展现的正是二人对平凡职业的敬畏,对极致的追求,对梦想的执着,对工匠精神的完美诠释,是当代工业题材小说的突围之作。
《戴花》直击工厂第一线,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罕见的以工人阶级为描述和讴歌对象的优秀长篇小说,成功塑造了以莫正强、杨哲民为代表的中国工人阶级的群像,展现了工厂内各个人物不同的命运遭际,而这些人物关系之间彼此勾连,互为表里,共同构成中国工业现代化建设的现实场域。
《戴花》以打动人心的叙事、鲜活饱满的人物形象,抒写人性与信仰,歌颂热血与奋斗。小说中时代的魅力是由杨哲民、莫师傅、姜红梅、吴启军等人物形象构成的,在那个时代背景下,他们一步步完成了人格塑造而站立了起来,他们都渴望成为时代的建设者,而这一片火热的大地正是积累了这样一个宏大的基础,才催生了翻天覆地的改革。
小说于细微处洞见生活本质,准确捕捉最普通的劳动者们最细腻的情感,最终呈现出质朴可亲的人物形象、令人感动的故事情节以及鲜活真实的人民生活景观,引发读者心底最深处的情感共鸣。每个人的钢铁脊梁上都奔涌着时代江河。可以说,《戴花》中的人物怀着奋斗理想和创新精神开辟了他们的时代,而作家水运宪则以充沛的元气谱写出了这些劳动者的热忱与坚韧,这使得作品具有穿越时空的历史深度。
书名“戴花”出自歌词“戴花要戴大红花”,其中的“大红花”,就是劳动模范、技术能手的代名词,小说主题“戴花要戴大红花”既是一个时代的精神表征,又是人性的必然归属。当上劳动模范戴上大红花是广大劳动者的追求,而为民族复兴、祖国昌盛而争戴大红花始终是一个多世纪以来的时代主旋律。
小说突出个人信仰与职业才能,尤其是在情感活动方面倾注了更多的心思和热情,这显然更加契合时代对“人民”及其独特世界的理解和尊重。难能可贵的是,小说始终不忘人民立场和基层情怀,更不缺少对“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的敬意。从这一层面来看,小说体现出当下创作对历史和社会新的感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