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世界讲好中国立法故事

作者:朱峰 韩泓宇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2-12-1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汉英双语版)(法律出版社)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组建翻译专家组进行翻译并审定的。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典》内容全面,体例科学,包括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等七编,条文1260条,字数超过10万,是我国法律体系中条文最多、体量最大、篇章结构最复杂的一部法律,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具有里程碑意义。

  《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民法典》的颁布与实施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具有重大意义;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维护人民利益、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以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做好《民法典》的海外译介工作,是推进我国法律制度对外宣传和交流,讲好中国立法故事的一项重要举措。更好地将《民法典》介绍给世界,是增进中国同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法律体系间交流的重要方式。因此,全国人大常委会及其法制工作委员会领导高度重视《民法典》的对外宣介工作,并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组织翻译审定了本书。

  《民法典》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法律文化,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典。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存在差异,中国法律体系中存在特有的法律概念,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民法典》的翻译工作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成立了《民法典》英文翻译工作组,全组专家成员排除万难,通力合作,使《民法典》翻译工作得以圆满完成。他们为《民法典》中法律术语的翻译提供了很多建设性建议,使译文更加地道,为中国法律术语英译的规范化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汉英双语版)于2021年6月出版,通过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两种载体,与世界分享中国法治建设最新成果,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法治形象,希冀为世界法治文明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作为法律出版社法律翻译与出版研发中心向世界输出的中国法治外宣重点图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汉英双语版)一经出版便受到法学界和法律实务界读者的广泛关注,相继亮相2021年和2022年法兰克福国际书展,在国外产生较大影响,取得了颇为出色的销售成绩,并被哈佛大学法学院、瑞士比较法研究所等多所国际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纳入馆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汉英双语版)走出国门,掷地有声地向世界讲好中国立法故事,声音嘹亮高亢。我们相信,此声音终将在世界上产生振聋发聩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