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人民出版社版权和数字出版中心主任黄洁华:
创新海外推广模式 擦亮国际传播品牌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2-12-19
□本报记者 张雪娇
“版权输出优秀单位”“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前50”……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人民出版社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取得了诸多荣誉。广东人民出版社版权和数字出版中心主任黄洁华告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当前,广东人民社已经具备境外组稿、境外出版和发行的能力,今后将在大项目策划、海外宣传和活动组织方面加大建设力度。
一问:10年来,中国出版业在对外合作与交流方面发生了哪些变化?
黄洁华:变化主要在中国版权业参与国际版权交易业务的比例加大,商业流程更加专业化、规范化,议价能力有所提升。在商业活动之外,文化话语权随着国家的经济实力有了明显的提升,各项走出去活动的策划能力、线上线下的宣传紧跟国际步伐。同时,从事对外交流与合作的人才素质明显提高。
二问:10年来,广东人民社在版权贸易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
黄洁华:10年来,广东人民社版权贸易从以引进为主,演进至引进输出双向发展,在版权输出方面发挥了地缘优势,在港澳地区的交流尤为活跃,在东南亚地区的版权输出较为突出,比如在越南、泰国、印尼等国家;在输出国家和语种方面,成绩比较突出,输出了英文、俄文、阿拉伯文、法文、蒙古文、德文、意大利文等10多个语种的图书。
三问:除了版权贸易,广东人民社在对外交流与合作方面还有哪些创新和成果?
黄洁华:近两年来,广东人民社外宣工作以对外推介、版权输出、线上书展为重点,密切关注疫情后海内外出版动向。与海外出版商保持密切联系,积极拓展新合作伙伴;努力探索新合作理念和模式,充分借助互联网平台,通过新渠道、新形式,对外推广我社新书,扩大我社品牌海外影响力。
2022年我社先后参加了伦敦国际书展、东南亚中国图书巡回展、阿布扎比书展、首尔国际书展、法兰克福国际书展等。在伦敦国际书展上,我社举行《双循环论纲》线上版权推介活动。在阿布扎比书展上,我社发布《历史性句号――全球发展视野下的中国脱贫与世界发展》阿文版新书及新书推荐视频。在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上,我社联合俄罗斯学术研究出版社,举办了线上活动“中俄携手共振兴――主题图书俄文版新书发布会”。在首尔国际书展期间,还参加了中韩线上版权交流会,与中韩版权经理进行了深入交流学习。
四问:广东人民社对外交流与合作做得最成功的一个案例是什么?
黄洁华:近年来,广东人民社紧扣关键时间节点和重要事件,主动联合主流媒体共同策划外向型选题。广东人民社与中国日报社旗下“中国观察智库”自2018年起在主题出版、对外宣传方面进行了多维度的合作,出版的中英双语读物《文明的醒狮――国际名人解读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巨变》和《历史性句号――全球发展视野下的中国脱贫与世界发展》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的关注和好评。
《文明的醒狮》俄文版列入“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历史性句号》列入中宣部2020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阿拉伯文版列入2021年丝路书香工程,2022年5月该书阿拉伯文版由埃及赛福萨法出版社出版,海外版权已输出韩语、泰语、法语、俄语、阿语,繁体中文版已由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在香港地区出版。
五问:广东人民社走出去最有创新的一次举动是什么?
黄洁华:2022年起,我社启动“人文湾区大家说”融媒体三语传播项目,拟邀请各领域的“大家”“名嘴”,用普通话、粤语和英语,制作和传播一系列烟火味浓郁、反映大湾区历史文化和民俗民生的音频、短视频节目,以促进大湾区人文交流和文化共融。项目以粤港澳大湾区、北美、欧洲、东南亚等为主要传播目标区域。
六问: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上,你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或一个人是什么?
黄洁华:2005年,我作为广东省出版集团工作人员第一次参加法兰克福书展。在展会上认识了美国柏克雪出版集团的总裁凯伦女士,并因一套“黑马中国十二生肖设计丛书”结缘,她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年青一代的设计师们留下非常深的印象。我和她在世界各大书展见面,从她的儿子读书到上大学,到来中国工作定居,到我们在广州相聚种种,一眨眼十几年,每次见面都非常亲切。这种感觉,是作为一个版权人才能体会的,也是工作之外难得的收获。
七问:在你看来,走出去的中国图书距离真正走进去还有多远?
黄洁华:在图书的制作、设计上,差异已经明显缩小,但在内容、创新、文化交融上,距离还是比较明显的。在国际图书市场的细分领域上,无论是产品数量上还是质量上,欠缺有长期影响力的作品。
八问:近年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广东人民社走出去有哪些影响?
黄洁华:影响非常大,不仅仅体现在面对面的书展交往和沟通上,主要是版权交易的数量和交易额大幅度减少,还有国际政治外交的变化,对文化交流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我社结合自身特点,在2020年开始采取走出去和数字出版结合的方法,与各大境内外平台合作,把适合走出去的内容制作成音频和视频等,在境内外传播,取得了良好传播效果。
九问:广东人民社是如何克服疫情影响开展国际交流的?
黄洁华:从2020年起,除了纸质书以外,我社全面配套数字化的内容制作。此外,我社主要有制作线上宣传短片和材料、参加国际学术线上会,制作易于线上传播的音频、视频,以及借助境外平台上架电子书和多媒体作品等做法。
十问: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贵社未来将如何贯彻落实相关要求?
黄洁华:一是策划“国际视野下的中国”多语种主题图书。与中国日报社筹备编写《国际视野下的中国全球治理观》(中英对照)、《国际视野下的中国式现代化》(中英对照)等重点主题出版物,策划海外宣传和推广活动。
二是深耕湾区文化和地方文化,保持出版物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影响力。组织出版“湾区有段古”多媒体系列丛书、推动《岭南文库(特辑)》多媒体出版项目,围绕岭南建筑园林、岭南饮食文化、岭南美术工艺等制作一批融媒体产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