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印书馆郑殿华
谦逊实干诠释“商务精神”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1-09-10
□本报记者 陈妙然
郑殿华
1964年10月生,商务印书馆学术编辑中心编审。曾获中国十大优秀出版编辑、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十佳编辑人才、2018年中国十大出版人物等荣誉称号。策划和编辑出版《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文库》《中东国家通史》《亲历出版三十年》等。
他把握商务印书馆学术出版的精髓,以大型项目的选题策划和后续出版为抓手,以特色产品线建设为带动,规划和推进了“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等的规模化出版,为构建出版物的国家知识体系和商务印书馆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在置身出版实践的同时,还进行学术研究和理论探索,发表了《巴比伦古文化探研》(合著)、《试谈以编印发一体化为抓手,做更多“双效”图书》、《做好出版工作的秘诀:创新+用心》等论著。
谦逊与实干,在郑殿华身上充分显现。郑殿华于1997年6月进入商务印书馆从事编辑工作,迄今已24年,曾任综合编辑室副主任、著作编辑室主任、学术编辑中心主任,现任商务印书馆纪委委员。他对编辑出版事业满怀敬意,爱岗敬业,任劳任怨,一步一个脚印,在学术出版领域默默奉献、坚守,取得了突出的成绩。郑殿华独立或作为主要人员策划、主持、编辑了一批重大项目;参与策划的选题上百种,发稿千万字;担任项目负责人和责编的多部图书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三个一百’原创图书”等众多奖项,入选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国家重点图书重大出版工程规划项目。
在重大主题出版任务中积极作为
郑殿华有强烈的政治意识和政治责任感,把握国家之需、时代之需、社会之需,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重大主题出版任务中积极作为。
由人民日报海外版组织编写的《习近平扶贫故事》是商务印书馆承担的重大主题出版任务,是中宣部“脱贫书系重大出版工程”项目和年度主题出版重点项目。郑殿华作为资深编审,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加入编辑审稿小组,为确保图书质量贡献力量;图书出版后,他又投入到宣传活动中,分享读书心得,为在全国掀起学习热潮添砖加瓦。
“中国道路丛书”是商务印书馆学术主题出版的代表性产品线。丛书由经济学家厉以宁主编,论述了当今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兼具学术性和权威性。丛书的策划和出版着眼正处于历史转型时期和伟大复兴时期的当代中国,以学术视角和学理思考来阐述“中国问题”和“发展问题”,在学术型主题出版选题出版方面做出成功尝试。对于策划并组织出版“中国道路丛书”(第一批)郑殿华同样没有缺席。
此外,郑殿华还策划出版了中央党校教授左凤荣主编的《世界大变局与中国的国际话语权》。该书是中央党校校级重点课题“世界格局变动下的中国话语权问题研究”的最终成果。
匠心打造商务印书馆新品牌
在同事心中,郑殿华有着强烈的事业心,是编辑中奉献精神和工匠精神的代表,在大型项目的出版工作中,统筹协调、身先士卒,和团队一起默默工作,为打造商务印书馆新的图书品牌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是商务印书馆打造的与“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相媲美的一项大型学术出版工程。第一批计划出书100种,这是商务印书馆承担的首个国家出版基金重大项目。时间紧,任务重,要顺利完成必须做好全局的统筹工作。
郑殿华作为项目负责人,担任起协调和组织团队的工作。他将项目组分为3个小组,专人负责;制定编辑体例和项目质量跟踪管理措施,多方联系版权;设立学术秘书,敦促协调进度。高效的工作保证了项目按时、出色完成。
他主持出版的“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第二批,100种),入选了2014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重大出版工程规划项目。“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还被列入迎接党的十九大重点出版物,并入选“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
经他精心打造的还有《中东国家通史》(13卷),该书由中东史专家彭树智主编,历时10年。作为项目负责人和责任编辑之一,郑殿华持续跟进和推动该项目。鉴于伊斯兰教及中东国家的复杂性,他要求自己必须审读每一部书稿,发现问题就组织主编、作者、责编进行讨论,反复斟酌,提出具体解决意见,丛书最终达到精品图书的出版要求并获奖。
编辑中的学者型创新型人才
郑殿华有较深的专业造诣、较高的业务素质,是编辑中的学者型人才。他团结高端作译者,开辟了一系列符合商务印书馆学术出版定位的新产品线。
根据商务印书馆学术出版的定位,郑殿华与北师大历史学院合作,策划了《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文库》等,把一批优秀的学者团结在商务印书馆周围,在与重点高校、重要院系的合作方面做出有益的尝试,获得显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此外还有“中国古代社会和政治研究”系列丛书,该系列从事由历史学家何兹全主编,分三个子系列。郑殿华作为项目的策划者和责任编辑之一,从选题策划、整体协调到具体编辑,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郑殿华还有着很强的创新意识,面对媒体融合发展的大势,他积极探索数字出版在专业学术领域的应用,参与策划并组织实施商务印书馆人文社科年度报告暨人文社科知识服务平台项目,并倾力打造“汉译名著名家视频导读”系列讲座。
据了解,“汉译名著名家视频导读”是商务印书馆人文社科知识服务平台的核心内容,旨在打造可听、可视、可检索的“汉译名著图书馆”,实现汉译名著向媒体融合的转变。在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汉译名著名家视频导读”已上线的125集视频免费向读者开放,助力抗疫,取得良好社会效益。
郑殿华将稳健谦逊的学者气质与锐意进取的实干精神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用自己的编辑实践诠释了传承124年的“商务精神”。从他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在文化强国、出版强国的大业中,中国编辑们闪光的基石作用、可敬的工匠精神。
获奖感言
编辑的重要使命是:把握国家之需、时代之需、社会之需,运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用心用情做好每一本书,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读者。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将以此为新的起点,一路前行,执着坚守,在文化强国的大业中,发挥编辑的基石作用,作出新的贡献。
――郑殿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