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学史・近现代卷》
出版一流的中国科技史著作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1-09-10
□本报记者 范燕莹
在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评选中,广西教育出版社喜获两个奖项:《中国生物学史・近现代卷》荣获图书奖提名奖,《仫佬族地区文书古籍影印校注》荣获装帧设计奖提名奖。
系统梳理近现代生物学历史
《中国生物学史・近现代卷》通过翔实的史料,总结了20世纪以来我国生物学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和发展状况,对我国生物学家在推动学科发展的同时为社会进步和国家建设所做的杰出贡献做了深刻清晰的介绍,阐述了社会环境、传统文化等对生物学发展的影响。
正如读者对于《中国生物学史・近现代卷》的点评所描述的那样,“本书对中国近现代生物学的历史进行了系统梳理,其详细程度令人叹服,可以做生物学史的必备参考书。”《中国生物学史・近现代卷》一书,呈现出以下一些显著的特点:从内容上来看,该书通过翔实的史料,系统、全面地阐述近代以来,生物学在我国引进、本土化和发展壮大的曲折历程。力求真实地再现早期西方生物学知识在我国的传播和影响,我国生物学人才的成长和科研建制化的艰难,以及不同时期学科发展的特点。同时,书中还论述了我国生物学家在推动科学发展过程中遭遇的困难和挫折,付出的艰辛和取得的重大成就,以及为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所做的巨大贡献;从章节编排来看,各章节大体按时间顺序编排,以期较好地展示近现代生物学在我国的移植、本土化和发展壮大的历程,不同时期各学科的发展特点、学科发展与文化、社会的互动,以及各种环境因素影响和取得的成就等;从社会影响来看,该书还考察了社会环境、科研体制、传统文化对我国生物学发展的影响,可供广大生物科学工作者、高校有关专业师生,以及中小学生物教师、教研员参考。
专家表示,该书对中国近现代生物学史的系统研究将起到奠基性和填补空白的作用。这不仅是一部记录、总结中国生物学历史发展规律、厘清中国生物学发展历史脉络的学术著作,更把科学、历史、文化融合在一起,记录历史,积累文化,服务当代,传播文明,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学术价值和文化积累价值。
精品图书需要精心打磨。广西教育出版社社长、总编辑石立民谈道,《中国生物学史・近现代卷》内容涵盖从中国近现代生物学的历史背景、学术思想、科学成就及其历史地位、科学著作、著名科学家的生平、重大科学活动、科学机构、科学教育、科学刊物、科学仪器、科学交流等,涉及知识面广,专业性和学科性比较强,参考文献、引文众多,要保证体例统一规范、编校精良,是对编辑知识水平、职业责任、沟通能力等的考验。
在编辑加工过程中,编辑在专业知识的核实、专业名词的统一、数据的核算、文献的查找、引文的核对、辅文的制作等各环节,都以高度的责任心,克服浮躁心理,静下心来,把图书质量放在首位,以专业的态度,耐心、细致做好各项工作,保证了图书的科学性和高品质。
体制机制为精品出版护航
“精品图书出版背后必须要有体制与机制保障。”石立民谈道,广西教育出版社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施精品战略,切实提升出版质量,根据自身专业优势,主动策划选题。项目策划阶段经过细致的市场调研和严格的专家论证程序,依据出版社选题论证制度进行选题可行性分析研究。项目启动后,通过深入了解相关研究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及其团队,反复论证,并主动出击联系,积极参与书稿策划、编写、整理的全过程,做到提前介入,从源头抓质量,打造高质量的出版作品。严格按照项目管理要求,结合出版社实际工作,科学规划,制定质量和进度管理、出版质量管理、印制管理等项目管理制度,由项目负责人依据制度设置相关细则管理项目的运作,并明确项目各环节具体责任人,责任落实到位。同时采用监理制度,规范管理项目全过程,确保各项工作在相关制度的引领下规范、有序、高效地推进。
回望来路,收获了一个个丰硕成果。放眼前方,任重道远。广西教育出版社继续以传世之心打造传世精品,推动“十四五”时期出版主业高质量发展,为民族文化强区建设贡献新的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