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文献出版社
做好党史文献宣传排头兵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1-09-10
坚持“党社姓党”“政治家办社”,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牢牢把握正确出版导向,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以守好阵地、把好关口为责任担当。
自1987年成立以来,中央文献出版社坚持为党和国家的大局服务,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为党史和文献编辑研究工作服务,致力于打造党史研究、文献编辑成果高端出版平台。建社30多年来,出版、策划了大批主题类精品图书和音像出版物,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比翼双飞,在同类出版单位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坚持正确的办社导向。坚持“党社姓党”“政治家办社”,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牢牢把握正确出版导向,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以守好阵地、把好关口为责任担当。通过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致力于打造党史研究、文献编辑成果高端出版平台。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自觉主动为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服务。党的十八大以来,出版发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著作和论述摘编、选编类图书30多种;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主题出版任务中积极作为、表现突出,《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等一系列图书的编辑出版发行,为广大干部群众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权威经典学习范本。
2020年年初,中央文献出版社克服一切困难,率先复工复产,完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多种重点图书的编辑、出版、发行任务。
2021年2月,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出版发行,这两种重点图书作为党史学习教育指定学习材料,对于帮助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坚持深化改革、守正创新。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出版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出版社将各项改革任务落实到具体编辑出版工作中。一方面,通过整合、调配内设部门机构分工,使职责更加明晰合理,更加符合工作实际,有利于进一步形成合力、提高效率,提高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积极性;另一方面,积极推动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化,成立新技术部门由专职人员负责数字化工作,为中宣部、外交部以及全军若干网络平台授权上线一批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著作和论述摘编、选编类图书电子版,着手推进《毛泽东传》等重点图书有声化制作。
坚持质量第一,弘扬工匠精神。出版社建立起一系列包括出版阅评制度在内的质量保障制度,通过定期召开重点图书编校出版经验交流会、质量检查交流研讨会等,针对图书质检情况,分析问题,查摆原因,交流心得,不断促进全社同志提高图书质量意识。值得一提的是,在长期承担主题重点图书编印发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创新总结出一套以编校组为单位,各部门互相补台、互相帮衬的多审多校编校质量管理体系,有效确保重点图书零差错。
开拓进取、团结务实,稳步推进各项工作繁荣发展。党的十九大召开后,中央作出了成立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的决定,要求统筹原3家单位力量,构建党的理论研究综合体系,打造党的历史和理论研究高端平台。全社同志弘扬“团结、奉献、改革、发展”社风,稳步推进各项工作。一方面,班子成员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按照“一岗双责”开展工作,把党建和业务各项工作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中、落到实处,在全社范围内充分发挥引领和示范表率作用;另一方面,重视出版人才队伍,特别是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锻造出版工作人员过硬政治素质,确保出版队伍的政治素养和职责使命相匹配,完善人才激励机制,特别是把培养青年出版人才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始终抓紧抓好,形成结构科学、梯次合理、富有活力的人才队伍,为每一名员工搭建成长成才平台,为出版社的进一步繁荣发展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