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企业在高质量服务阅读中实现成长

作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执行董事、党委书记、总经理 宋志军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9-29


  作为出版企业,服务阅读是我们的天然职责。在今天多媒体的环境下,我们的读者不仅在“读书”,也在“读屏”,服务阅读实质上是跟各种传播媒介争夺时间和精力,因此对我们提出了更高要求。

  第一,要做读者的阅读参谋,先解决好“读什么”和“怎么读”等基础性问题,打通“最初一公里”。与读者时间和精力被分割形成对照的是,我们提供的阅读产品从种类到形式都琳琅满目。为数不少的读者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选择”困难。再有,很多经典名著、学术著作有一定的阅读门槛儿。因此,适当的阅读推荐和引导是必要的。基于这样的认识,三联书店从去年3月开始推出“三联领读计划”,通过讲座、读书会、研学等形式,帮读者跨越阅读障碍,进入知识殿堂。

  第二,要不断优化内容供给,并不断丰富内容的载体、呈现形式和应用场景。出版的本质是选择,优质内容总是稀缺资源。我们要贯彻高质量出版要求,不追逐品种数量的提高,而要在围绕优质内容多层次开发、多载体传播、多形式呈现、多场景应用上下足功夫,使读者在传统的纸质阅读之外,可以调动各种感官体验,最大程度上减少环境和时间的制约,增强知识和思想的传播效果,出版机构也从单纯的纸质阅读产品提供商向综合文化服务商转型。

  第三,要积极参与城市阅读文化空间建设。无论互联网如何发展,也无法取代实体空间所具有的情感温度、人文气息和社交功能。一座座富有创意的城市阅读文化空间,是城市居民灵魂的栖息地,是一个个树立起来的城市文明地标。三联书店旗下的三联韬奋书店,始终坚持把书作为主体,把为读者选好书、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作为第一责任。除了两家直营店,我们也在尝试拓展,在全国范围内发展了10余家品牌加盟店。此外,我们还与新华书店战略合作伙伴一道探索开辟“店内品牌文化空间”模式。去年以来,先后在四川、江苏、广东等地的新华书店内,打造“三联之友文化空间”,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第四,要努力讲好阅读的故事、城市和乡村发展的故事,发挥出版的传播力、吸引力、引领力,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发挥独特作用。

  秉承了《三联生活周刊》的精神内核,“三联人文城市”项目应运而生。以2020年首届“三联人文城市奖”为起点,形成了奇数年举办人文城市奖、偶数年举办人文城市季的双年模式,并逐渐发展出“三联人文风土记”“小城之春”“你好,陌生人”等文化IP,影响不断扩大。

  总之,当下出版者要更好地服务阅读,就要主动识变、积极应变,勇于自我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