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让你学会与焦虑和解的心理课

作者:吴帆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9-23

  《放轻松,没有什么大不了》

  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


  在新闻媒体中我们常常看到“抑郁”这个字眼,殊不知,青少年群众中更为广泛的一种情绪体验是焦虑。英国作者妮古拉·摩根为我们展现了如何深入浅出地向青少年解释“焦虑”的科学原理,并让我们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与他们产生深度的共鸣。

  精准捕捉青少年心理痛点。出生于数字时代的青少年面临着特殊的困境。过去,人们接触外界信息的渠道非常有限,目光之所及都是身边的人和事,因此生活体验大多来自现实。然而,今天的孩子们随手打开一个手机应用或是一个网站就可能会经历一次信息轰炸。他们可能比父母更了解当今就业形势,更熟悉掌握各类网络用语。但这也意味着他们越来越多地活在头脑里,活在由大量碎片信息构建的虚空里,真实感和意义感不断被削弱。

  摩根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些问题,并在书中专章剖析“社交媒体比较陷阱”“持续在线导致的注意力碎片化”等现象,指出科技滥用会加剧焦虑循环。由此,她就“放下电子产品接触自然”以及如何合理地使用电子产品提出了许多“金点子”,例如“和朋友约定不在线的时间”,以及“如果你的朋友不想加入你,那就自豪地做独特的自己吧!”更难能可贵的是,她清楚地告诉读者“我提出的建议里可能包含了一些你根本无法做到的事情,或者一些会让你感到不舒服或不认可的事情”。我们必须知道,在心理成长的领域,我们只是孩子们的促进者,是陪伴他们一起探索发现的同路人,而非绝对的权威。

  轻松传递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全文没有喊过一句口号,整本书从头至尾都传递着轻松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从书名就能一见端倪。无论是因考试失利而陷入自我怀疑的学生,还是在友情中遭遇挫折而黯然神伤的少年,需要的都不是“你得快点好起来”的喊话和催促,而是被看见、被理解。

  作者在前言就写道“我自己也很容易焦虑”以及“我发现还有更多需要学习的地方”,让读者感到作者像师长、像朋友一样,在我们面前娓娓道来。这样的例子在书中比比皆是。作者用对话式的书写风格轻柔地将读者拉到了自己的身边,和自己形成了情感上的同盟。这无形中强化了读者继续阅读和配合采取行动的动机。

  书中也不乏一些鼓舞人心的语句,充分强调了读者自身的能动性,帮助读者认识到自己有进行自我管理的能力。例如,在第一章关于童年不良经历的部分中,作者写道“因为了解自己的脆弱,才会让自己变得更强大”。作者还将焦虑比喻为我们心灵的“护卫犬”,一个生动的形象跃然纸上,帮助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看待我们和焦虑的关系。它并不只是一种不舒服的情绪体验,而是一个机敏的、衷心保护我们的小精灵。

  摩根是一位非常懂得青少年心理的作家。她不但知道如何改善孩子们的焦虑情绪,更知道如何获得年轻读者的信任。只是读她的文字,你都能感到踏实、放心,有满满的安全感。

  《放轻松,没有什么大不了》是一部充满温暖与力量的作品。它以青少年为中心,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用爱和智慧为他们指引方向。不论是青少年还是一般读者都可以从书中获益,家长和老师更是可以将这本书作为和青少年沟通的范本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