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经济学》
从“人的全面发展”系统阐释经济成就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8-11
张军 主编 章元 宋弘 副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过去40多年,中国经济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我们也在思考:到底怎样解释这个“奇迹”,现有的经济学理论是否足以回应中国的发展经验?
创作初衷。构建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不仅仅是一个学术议题,更是国家战略高度下的现实要求:我们如何用适合中国国情的理论工具,去理解和解释自己的发展?
西方主流发展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往往建立在西方国家的制度经验和理论基础之上,忽视了中国这样非典型但极为成功的发展路径。中国经济的发展是全球研究的样本,但我们提供的大多仍是“经验”和“数据”,而非“理论”和“范式”。面对国际局势变化,我们更需要通过知识体系建设,在全球范围内构建“讲得通、讲得清、讲得好”的中国经济学知识体系。编写《中国发展经济学》的初衷是希望编写一本真正“讲中国经验、立中国问题意识”的书,并非照搬西方理论来套用中国现象,而是以中国的发展实践为基础,提炼出可以用于理解中国,也能够启发全球发展中国家的理论体系。
经济学理论是解释经济现象的一套逻辑体系,所以从经济学理论的角度回答“中国做对了什么”,必然是构建中国自主经济学体系的重要内容。编写《中国发展经济学》不是一时之需,而是大势所趋。
本书特点。“以人为本”既是党的执政理念,也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始终坚持的发展方向。本书从“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分析视角,既回应了中国发展道路的根本宗旨,也体现了发展经济学的价值追求。从经济学角度看,“人”既是发展的出发点,也是发展的最终目的。从解决温饱问题到教育普及,从社会保障到医疗健康,中国的发展始终围绕“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展开,强调“发展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积累,更是人的潜能的释放和尊严的实现”。书中将中国的制度优势纳入发展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中国脱贫成功的背后不是简单的资源再分配,而是一整套制度设计与政策工具的协同效应,这在以市场机制为主导的西方发展路径中是难以实现的。
本书为构建中国经济学的自主知识体系提供了重要视角,也得以通过总结中国经验,为其他很多依然未能战胜绝对贫困的发展中国家提供宝贵借鉴。我们希望《中国发展经济学》成为国内学生和学者理解中国发展的“基础读本”;国际发展经济学界了解中国经验的“系统窗口”;全球发展中国家探索适合本国路径时可借鉴的“第三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