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抗日战争史》

六线交织 史笔如椽

作者:熊月之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8-11

余子道 张云 吴海勇 韩洪泉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抗日战争是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近代以来从衰落走向复兴的重大转折。上海作为近代中国著名国际大都市,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无论是在政治、军事层面,还是经济、文化层面,无不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中国军民在上海抗战的过程中,以长期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作出了无愧于其重要战略地位的独特贡献。上海抗战具有中国抗日战争史上一般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特征,又有其自身独特的历史特点和地区特点。研究上海抗日战争史,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与政治意义。

  余子道等学者所著《上海抗日战争史》,凡三卷十三章,是迄今为止最为全面、系统、翔实、深入研究上海抗日战争历史的鸿篇巨制,具有四个鲜明的特点。

  其一,全面性,或曰完整性。书中研究了整个全民族抗战历时14年的全过程,全民族抗战涉及各个不同方面,包括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起因、中国的应对方略、不同历史阶段的国际环境、上海人民的抗日怒潮;书中研究上海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研究了上海各界对于抗战的有力支援,新闻媒体对于抗战的宣传、报道;研究了不同历史时段上海城市的经济、社会与文化特点,新四军抗战与上海城市的关联;研究了对日本战犯的审判,也研究了中国对汉奸的惩处。

  其二,系统性。书中贯穿6条线索,即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中国政府在抗战时期的作为、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的作为、上海人民群众在抗战时期的作为、海外华侨的援助、国际社会的反应等。这6条线索在不同时段均有清晰地描述。书末附有“上海抗日战争大事记”,要事不漏,简明扼要,成为正文部分的有机补充。这种系统性也强化了全书的全面性或完整性。

  其三,翔实性。全书所依据、征引的资料相当丰富、扎实,既有中国与日本的各种档案、文献资料,有各类当事人的回忆,也有学术界的各种研究成果;既有基于史料的深入分析,也有相当细致的统计数据。余子道等学者曾主编“淞沪抗战史料丛书”及其续编,共65卷,为上海抗战史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史料基础。

  其四,醒世性。全书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灵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滔天罪行,控诉这种野蛮的侵略中断了上海正常的发展进程,给上海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作者不时地提醒读者,勿忘国耻,勿忘历史,自强不息,为中华民族崛起而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综合而言,《上海抗日战争史》以其宏阔的视野、翔实的资料、深入的分析、清晰的逻辑,完整再现了上海抗日战争的历史图景。时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这部150多万字的研究成果,为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提供了坚实而权威的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