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副理事长兼总干事周亚平

“剑网”二十年与AI时代的音乐版权保护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4-30

  作为中国网络版权保护的重要里程碑,“剑网行动”今年迎来了20周年。这场始于20年前的专项行动,始终以打击网络侵权盗版为核心使命,见证了互联网内容生态从野蛮生长到规范发展的全过程。站在人工智能重塑音乐创作生态的历史节点,我们既要传承“剑网精神”,更需以创新思维解决AI技术带来的版权新难题。

  当下,飞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正在重构音乐产业的全链条。AI降低了创作门槛,让普通人也能通过“音乐指令工程师”的桥梁实现创意表达。但技术红利背后潜藏生成式AI的著作权困境:数据训练难以合规;创作主体模糊;利益分配失衡。

  破解AI时代的版权困局,需要构建“法律规制—技术治理—产业协同”的三元共治体系。在制度设计层面,应就AI设计新的规则:允许AI作品享有版权,权属由数据提供者、开发者和指令实施者共享,并强制标注来源;在技术支撑层面,推动数字水印、智能合约与区块链融合应用,实现从创作到分发的全链路溯源;在利益分配层面,可探索全体贡献者共享模型。我认为应达成这样一种共识:AI时代的版权制度不应是简单的禁止或许可,应制定人工智能专门法律,明确数据获取、成果确权、侵权追责等全链条规则,同时呼吁平台、创作者、技术企业共建AI伦理公约及专属于AI的权属及利益共享的规则框架。

  回望“剑网行动”20年历程,从最初查封盗版光盘作坊,到如今监控AI模型的训练数据流,历史总是以某种方式回响。当我们为AI生成内容应标注“本作品含智能创作”还是“人类主导创作”争论时,实则是在回答一个更本质的问题:在技术狂飙的时代,我们如何维护各方利益的平衡?20年“剑网精神”淬炼出的答案已然清晰:版权保护不是简单的禁止与许可,而是要在技术洪流中为每个贡献者锚定价值的礁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