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作者和作曲者协会联合会(CISCA)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张晶
人工智能发展不能以牺牲创作者权利为代价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4-30
CISAC主席、歌手、词曲作者和乐队ABBA成员比约恩·奥瓦尔斯认为,尽管人工智能(AI)是一个强大的工具,但其发展不应以牺牲创作者的权利为代价。版权概念对文化和经济有着深远的影响,必须确保AI的发展不会削弱这些权利。
就AI使用受版权保护作品,CISCA提出了三项原则。一是使用版权作品需获得创作者授权,同时各国政府应避免在法律中提出新的例外以允许商业人工智能平台未经授权使用版权作品;二是创作者必须因其作品的使用而获得报酬;三是人工智能运营商有足够的能力和义务在现有技术水平下,识别和报告他们对版权作品的使用情况。
咨询与研究机构Goldmedia在2023年末对德国音乐表演权及机械复制权协会与法国作词者、作曲者和音乐出版商协会的14785名成员就人工智能对音乐从业者的影响开展了调研。研究显示,这两个国家音乐创作者27%的收入在未来几年面临风险,到2028年累计损失可能达到27亿欧元。此外,71%的受访者认为AI将威胁他们的生计。
商业咨询与服务公司PMP Strategy于2024年12月发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对音乐和视听产业带来的经济影响报告》显示,未来5年由生成式AI创造的音乐内容价值将达到400亿欧元,至2028年,这一数字预计增至每年160亿欧元。同时,AI音乐将占据音乐流媒体平台收入的20%,以及音乐资料库收入的60%左右。到2028年,音乐创作者收入的24%将因生成式AI而面临风险,相当于在5年内累计损失100亿欧元的收入。数字音乐、电视广播及背景音乐等领域将受到严重影响,收入被AI侵蚀的比率分别高达30%和22%。但同时,音乐类生成式AI服务提供商的收入预计将从2023年的1亿欧元增长到2028年的40亿欧元。
澳大利亚表演权和机械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同样委托Goldmedia对人工智能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音乐领域的整体情况进行了全面研究,共有4274位词曲作者和出版商参与了调查。调查显示,到2028年,音乐创作者收入的23%将因生成式人工智能而面临风险,估计累计损失总额超过5亿澳元。同时,原住民音乐创作者可能还要面临文化挪用问题。
由于音乐市场已经趋近饱和,AI生成内容将通过挤占市场的方式侵蚀原创作者的收入来源,并且未来几年这一趋势将会加剧。希望各国立法者和利益相关方采取行动,确保AI技术的发展不会损害创作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建立公平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