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文化娱乐法学会音乐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郭春飞
集体管理破解技术革新下的版权困境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4-30
AI技术正在重塑音乐创作生态。以《七天爱人》事件为例,程序员使用DeepSeek和MakeBestMusic平台创作的歌曲在抖音播放量破亿后被指控侵权下架,折射出中腰部音乐人面临的生存危机。DeepSeek等工具可将创作周期从传统模式的3—7天压缩至10分钟,制作成本从5万元降至近乎免费,导致影视公司更倾向选择AI创作。数据显示,截止到今年3月15日,仅北京互联网法院就已受理30余起AI版权案件,其中4件涉及数据训练合理使用争议,反映出技术迭代与传统法律体系的剧烈碰撞。
在数据训练合法性认定上,杭州互联网法院2024年奥特曼图形生成案开创性援引《著作权法》第二十四条第十三款“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认定AI训练构成合理使用,确立“宽进严出”原则:训练阶段放宽限制,生成内容从严审查。而美国汤森路透诉罗斯公司案终审(2025年2月)则否定合理使用,强调在评估时需符合美国版权法规定的四要素检验标准。在生成内容确权方面,北京互联网法院认可人工调试(如输入150个提示词并筛选结果)构成独创性,而美国版权局对同类案件则更加关注生成结果的可预测性与人类对生成结果的控制程度,从而否认这种AI生成受版权保护。
2023年以来,三大唱片公司发起系列诉讼:环球音乐诉AI公司Anthropic、三大唱片公司联合起诉Suno/Udio,以及德国GEMA起诉OpenAI。诉讼核心聚焦训练数据合法性,唱片公司起诉Anthropic案件最新进展是美国法院近期驳回环球音乐禁令申请,认为其未能明确具体侵权内容。GEMA提出的“双重许可机制”具有启示意义:训练阶段收取模型收益的30%,商业使用时二次分成。此类探索试图在技术发展与权利人利益之间建立平衡支点。
制度重构的三大方向:一、法定许可突破。借鉴录音制品法定许可制度,允许AI企业通过集体管理组织支付使用费,破解海量授权难题。2024年数据显示,国内AI训练版权交易量已达数百万首,灵活定价机制渐成主流。二、利益共享机制。建立“数据投喂—商业分成”链条,将模型订阅收入的30%分配给数据提供者。技术手段上可通过区块链溯源,智能合约自动执行分配。三、延伸集体管理。参照广播表演获酬权制度,将集体管理范围扩展至非会员作品。需配套建立费率协商机制,如参考欧盟设立数据资源池,实现权益清算透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