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长江文化博大精深折服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12-03
张歆(右)和乐平里屈原庙第三代守庙人黄家兆(中)、当地党员干部在屈原庙前合影留念。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名人的代表之一。
“诗人故里寻访”是《湖北日报》推出的“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系列报道之一。11月中旬,我从武汉出发,前往宜昌市秭归县探访屈原故里,探寻千年文脉。
了解屈原,要从楚辞开始。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这些耳熟能详的辞句,凝结了中国人数千年来对家国情怀最深沉的寄托,无疑是沉甸甸的。
秭归是一座长江边的山区小县,因为三峡大坝建设,许多农民成为移民。屈原的诞生地屈原镇乐平里在距县城约70公里的一个山洼洼中,附近是“中华屈氏第一村”归州镇万古寺村。在乐平里,我采访了屈原庙第三代守庙人、75岁的农民诗人黄家兆和屈原后裔、万古寺村村支书屈家明。
屈原生于秭归,逝于汨罗,两地文化多有交流。黄家兆回忆:“汨罗诗人吟诗时,我用他的诗韵来唱和,都能对得上,这说明我水平很高!”
万古寺村曾是贫困村,屈家明也不知道自己是屈原后裔,2009年通过屈原后裔寻访活动才厘清了根脉,村里借此打出屈原文化牌,为乡亲邻里谋发展。
为了向村民讲解传承和发扬屈原文化的意义,屈家明直接向村民说:“讲屈原文化,橙子一斤能多卖5毛钱!”
秭归盛产脐橙,当地小学生都会背《橘颂》;县里各式各样的群众诗词文化活动每年有三四十场;《灵牛》《我哥回》等“屈原传说”,当地人都能讲几段……两天采访下来,我有恍然大悟之感:润物细无声,屈原在庙堂之上,更在山林田地之中,在家乡人实实在在的生活里。
长江也是如此。家住长江边,日饮长江水,母亲河就流淌在中华儿女的血脉里。
在我儿时的记忆里,它有过悲壮的时刻:1998年,军民干群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战洪魔。现在,它留下了更多的秀美和灵动——今年10月,全球首份长江江豚“追豚地图”和“赏豚攻略”在武汉发布,市民沿图打卡,捕捉“微笑天使”的俏皮瞬间。
它是沿线的遗址、诗篇、绘画、戏剧,也是春夏之交的芦苇荡、孩童追逐放飞的风筝、热力四射的广场舞、母亲煨了一天的排骨汤,是脐橙、是莲藕、是武昌鱼、是大河蟹……这可能是长江文化润泽的样貌,它自然而然和生活融为一体。
长江文明与黄河文明并列为中华文明的两大源泉。在“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宣传活动开展之时,长江文化艺术季活动也走向了尾声。我参与了多场活动报道,深深为长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多彩多姿而折服。
在全媒体时代,记者沟通、采访、成稿常常一天内完成。囿于各种原因,即便深入了文化场所,也来不及细细感受,总有半颗心“悬着”,想着得收集到足够的素材,完成采访的任务,这之于记者,何尝不是一种遗憾。唱和着长江的歌谣,我有了新的启示:文化本就不是刻意的表现,它渗透在细节里,是无需提醒的自觉。爱文化,就走进生活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