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作业设计》

以生为本 提升学生历史核心素养

作者:冯晓对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7-25

  2021年,全面部署开展“双减”工作以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确保学生在“双减”背景下高效学习,使“双减”政策落地见效,成为一线教师的重要使命。在此背景下,作业成为老师落实“双减”政策的重要抓手之一。但一线老师要想设计出符合新时代教育要求的作业实属不易,从理论到实践都有种种困惑,张逸红老师主编的《中学历史作业设计》(教育科学出版社)正好满足了老师的需求。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版)》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确定为课程目标,通过核心素养的培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就要求教师通过设计高质量的作业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领会了新课标精神,但无从下手,不知道该怎么设计“以生为本”、有助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作业。针对这一困扰着一线教师的难题,本书从培育唯物史观素养、强化时空观念素养、提升史料实证素养、发展历史解释素养、涵养家国情怀素养,以及历史跨学科作业等6个角度,结合优秀作业案例对作业设计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案例,极大地帮助了老师深入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和要求,并通过作业设计得以实施和落地。以涵养家国情怀素养的作业设计对我的启发为例,作者首先概述了家国情怀的内涵、具体表现,结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分析了家国情怀的课程标准和学业质量要求。涵养家国情怀素养的作业设计可分为校内实践类作业设计和校外实践类作业设计。可以采取故事会、研讨会、报告会、讨论会、辩论会、历史手抄报、思维导图、地图绘制等方式展开。在阅读学习了本书内容后,我深受启发。

  作为亳州人,我们在学习七年级上册中国古代史时,历史书上出现家乡的名人华佗、曹操等,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被激发了出来。在学习华佗的贡献时,同学们踊跃上台表演“五禽戏”;在讲解官渡之战时,有个学生手举得老高,“老师,我知道曹操是亳州人,亳州还有曹氏公园、曹操运兵道……”他如数家珍般把与曹操有关的历史遗址说了个遍,很多学生露出了羡慕的神情。于是我趁热打铁,布置了一项以“我爱我的家乡”为主题的活动作业,要求学生访问家人或身边的老人,了解自己家乡的历史,看看家乡的特色是什么,有哪些著名的历史遗迹或历史名人,并以此为素材创作一份手抄报。

  学生们积极行动起来,实地考察、参观,了解了家乡的历史,如万佛塔的修建时间,主要的用途;中国原始第一村——尉迟寺遗址的概况,并走进蒙城县博物馆,了解了遗址中的火烧土排房及远古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状况;有的同学走进庄子祠,了解蒙城籍古代思想家庄子的思想,以及和庄子有关的成语典故等;家住篱笆镇的同学则把篱笆三花——花生、黄花梨、菊花在手抄报上呈现出来,通过她的作品也让我开了眼界,了解了皇子湖公园的历史……

  作业收上来之后如何处理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促进学生学习的功能?张老师在本书最后一章中给大家支了招,如依据事先制定的评价标准客观进行评价,设计交流活动让学生展示作品。同学们在分享成果时,不再是背书时的苦瓜脸,一个个神采飞扬、站在台上滔滔不绝,自信和骄傲地讲述自己的发现,分享背后的故事和收获,这或许就是历史课的魅力吧。在学校的展示栏展出,不仅小作者欢喜,其他同学也学习了此类作业创作的方法。这样一份作业能够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历史、感悟历史,了解家乡、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历史,帮助学生从小树立“爱祖国,爱家乡”的家国情怀,这或许就是历史教师的职责所在吧。

  《中学历史作业设计》一书,为我们创新作业设计提供了很好的指导,相信老师们也能像我这样在本书的指导下设计出更好的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