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日》

一曲铿锵有力的命运交响乐

作者:颜慧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7-25

  《灼日》(广西美术出版社)是当代中国美术大家、水墨人物画巨擘冯远先生的自传,既是他的个人史,也是一部艺术史。当我们透过文字与作者的记忆和际遇、与那些过往岁月不期而遇,仿佛穿越历史的烟尘,看到个人命运与时代的滚滚洪流或交织碰撞或同频共振,仿佛一曲铿锵有力的命运交响乐。在作者笔下,他的生活经历、艺术追求、人生理想、个体情感在读者面前一一展开。

  冯远1952年生于上海,有着“其乐融融”的温馨家庭和幸福童年。1969年,刚满17岁的冯远穿着黄棉袄,随上山下乡的洪流,与千万知青一道,坐了三天三夜绿皮火车,到了黑龙江一个叫拉哈的小站,在低矮破旧的农村土屋里度过了8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时光。他在书中“荒原纪事”的题记中写道,“如果说生命是一次偶然,那么生活就是一场无法逃避的修为过程。”虽然作者对那段漫长岁月的苦难未作过多描摹,然其中艰辛可想而知。“能够在苦累中聊以自慰,自我作乐的,就是一支铅笔、圆珠笔或毛笔可以画画”,这点慰藉驱动着他劳动之余不停地作画,画劳作中的人和景,画刨粪沤肥,画北大荒晨起炊烟、血色黄昏……唯有“那一刻,我能够放下一切,获得全身心的释放和精神的自由”。

  因为与生俱来的艺术天赋,更因为热爱、坚持和不懈努力,冯远绘画技艺愈见臻纯,不仅在《黑龙江日报》等报刊上发表美术作品,还不断受到各个层级的创作邀约,并被借调创作了《苹果树下》等一批在当时产生极大影响的连环画,在美术界崭露头角。1977年3月,几经周折,冯远离开北大荒调入辽宁省文艺创作美术摄影组工作。

  1977年年底,冯远考入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研究生班,接受系统而严格的浙派体系培养。离开辽宁时,他立下初心:学好本事,画好中国人,画好中国历史,画好世界。从浙江美院毕业后冯远留校任教从事人物画教学、科研、创作,陆续在诸多美术大展上获奖,并以学者和画家双重身份调任原文化部科技教育司司长、艺术司司长。后来他又相继担任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名誉院长等一系列重要职务。正如他在章节题记中所写,“无法设计人生,你所能做的,只能是不负当下。”正因为不忘初心、“不负当下”,冯远在每个岗位上都潜心笃行、尽善尽美:从事教育工作,他执笔起草《高等美术教育方案》与《艺术教育评估指标体系》,使我国高等院校美术教育有了完整的培养和评估体系;在原文化部期间,他站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战略高度,倡议促成“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和“国家美术收藏工程”立项;任职中国美术馆馆长期间,他聘请馆内外专家组成艺术委员会及藏品评鉴、策展和展览资格审核小组,严把展览、藏品质量关;就任中国文联领导期间,在他的大力推动下,“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以艺术形式呈现中华文明史、重构文化记忆,为新世纪美术创作积累了大批优秀成果,也见证了大批中青年美术家的成长。

  工作之余,冯远始终坚持以艺术家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对中国人物画语言和范式创新进行探索与实践。《灼日》里配有大量冯远不同阶段代表作,这些作品或崇仰前贤,或俯悯苍生,向现实的广度和历史的纵深、向精神的高度和人性的深处拓展。翻阅这些图片,能感受到作品兼具感性与学理双重表达,坦荡深沉、大气磅礴。他笔下的人物造型严谨传神,笔墨苍涩遒劲、通透老辣,线条简洁浑厚、舒畅有力,呈现出深邃的思想内涵、深远的历史视野和悲悯的人文关怀。透过这些画作,更能看到随着人生阅历的积淀与丰厚,他的人物画笔墨和意趣都渐入一种“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佳境,给观者以视觉震撼与回味。

  我曾问过冯远先生为何书名为《灼日》,他回复说,《灼日》之灼,延展自诗经“灼灼其华”之意:灿烂、辉耀、明煌、炫目、暖热、炙烤、磨折……“日”:太阳、生命之源、毒日头、日子、人生、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