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茫草原上美的赞歌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3-22
今天,被都贵玛养育过的二十八个孩子都已经白发苍苍,但是他们永远记得自己的草原额吉——都贵玛。
——摘自《草原深处的家》
《草原深处的家》(人民教育出版社)是一本色彩柔和、质朴低调的图画书,让人读过之后,发自内心地赞美。
美在其真实动人的故事内容。这本图画书所讲述的,是内蒙古大草原上的保育员都贵玛收留并抚养来自祖国南方的28名孤儿的感人事迹。20世纪60年代初,年仅19岁的都贵玛,主动承担28名孤儿的养育任务,给了这些孩子一个温暖的“草原深处的家”。在都贵玛的悉心照顾与精心呵护下,孩子们茁壮地长大,并拥有了各自的新家。但他们永远不会忘记自己的“草原额吉”,不会忘记在艰难岁月里给他们庇护与温暖的这位伟大的母亲。都贵玛的感人事迹历久弥新,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褪色,而是深深烙印在了无数人的心间。
美在祖国草原风景的壮丽和辽阔。作为一本图画书,最直观地展现给读者的,就是其打动人心的画中风景。内蒙古大草原风光壮丽,“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情画意,与“星垂平野阔”的旷达不羁,都蕴含着无限的活力与生机。生机勃勃的内蒙古大草原,是养育了书中28位孤儿的温暖摇篮,也和都贵玛的广阔胸襟与无疆大爱交相辉映。书中配合着故事的情节,展现出了草原上多样的风景:既描绘了阳光明媚、绿草如茵时都贵玛与孩子们在一起其乐融融的一幕,也描绘了都贵玛顶着严寒、风雪甚至恶狼的追逐,骑马带着生病的孩子去找医生的惊险一幕。为了还原出最真实、最壮美的草原风景,本书的作者保冬妮和绘者曹艳红都曾亲自去往内蒙古大草原进行实地采风,倾听当地牧民的声音,想象几十年前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动人故事……有了对景色的直观体察,作者和绘者才为这个故事奠定下柔和的暖色基调,共同赋予了这本图画书不同寻常的温度,并把这份温暖从辽阔的草原深处,传递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间。
美在其细节之处彰显出的人性光芒。书中故事的叙事虽简单,但小读者们从故事中的每一个角色中都能看到一颗爱的种子。在故事中,我们能看到很多种爱:有国家决定在物资匮乏的情况下将孩子们送到有奶的内蒙古大草原时,对这些孩子的关爱;有护送孩子们北上时,大人对孩子的怜爱;有都贵玛毅然接受照顾孩子的任务,将孩子们辛苦养大的无私之爱;更有孩子们茁壮成长后,对都贵玛的感恩之爱……我们不仅看到了都贵玛一个人的担当,更看到了艰难岁月里维系在人与人之间那条最紧密的情感纽带。
翻开《草原深处的家》,倾听这首苍茫草原上最美的赞歌吧——这是给“草原额吉”都贵玛的赞歌,也是给每一位心怀善意与爱的中国人的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