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言》

“鉴书官”的宽厚和挑剔

作者:吴玫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7-25

  每天浏览一遍《文汇报》,是我至今未变的习惯,因为有“笔会”和《文汇读书周报》,那就会时不时地遇到潘凯雄先生的专栏“第三只眼看文学”。所以,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直言》,对我,正逢其时。

  呈现在《直言》里的重头戏是作者100篇“第三只眼看文学”的后50篇文章,前50篇已于2020年出版,书名《坦率》,两本书名联起来正好凑成“坦率直言”四个字。作者在后记里感谢了众多出版单位和文学期刊给予的支持和帮助,言下之意,潘凯雄先生在100篇“第三只眼看文学”中提到的作品,有不少是出版方提供给他的信息。

  浸淫在文学圈里40年,潘先生的文学品位不容置疑。面对如此丰富的资源,他完全可以选读其中的优质作品卒读后褒贬,可在《直言》中,至少有3篇文章的主角,出自业余作者的手笔,如毛建军的《美顺与长生》、王洁的《花开有声》、范雨素等的《劳动者的星辰》。业余作者与专业作家的差距以潘先生的“第三只眼”怎能分辨不出?但他在推荐毛建军、王洁、范雨素等的作品时,全不见评论家的犀利,字里行间是诚意满满的包容,比如在《这样的新人与这般的温暖》中,潘先生这样写道:“因其有纯真,因其有善良,整部《美顺与长生》的情节虽不乏曲折波澜,几个主要人物的命运也时有起伏跌宕,揪心处不少。但我相信绝大部分读者卒读下来的整体感觉都应该是温暖而非沮丧,是祥和而非躁动。这样一种感觉的形成固然受益于作品中那些纯真善良的人与事、言与行,另一方面也和作者毛建军的叙述语言紧密联系……”我们当然相信,潘先生所言的确是毛建军作品的好处,可其中何尝没有一个专业评论家给予业余作者的宽厚和善意?这样的宽厚和善意,会提升业余作者的勇气和信心,而假如他们能笔耕不辍的话,文坛会杂花生树。

  相对而言,潘凯雄先生对专业作家好评如潮的作品,则非常挑剔。王尧先生的长篇小说《民谣》被《收获》文学杂志刊出后,就收获了不少赞誉。这让我有些迷惑,因为我的即时感受却是读起来很不顺畅。坚持下去还是半途而废?那篇《遗洒在“民谣”中的那些往事》鼓励了我:“《民谣》这样一种叙事方式、这样一种少年视角、这样一种碎片和重构的叠加在今天其实未必讨巧……毕竟我们在上世纪80年代后半程已见过不少。所幸这部作品的内容还比较厚实……”真是异见有之、肯定亦有之。

  《直言》中的篇什,绝大多数评论的是专业作家的作品,其中不乏著名作家,但潘凯雄先生给出的锐见,一点儿也不会随着作家的知名度而有所减弱。可见,这本评论集的确汇集了潘凯雄只为好书击节的坦率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