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疫苗的故事》
一生择一事 一事终一生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2-23
□钟瑾
这是一个关于科学的故事,也是科学家和科学精神的故事。尤为特别的一点是,这里说的疫苗,绝大多数是为儿童研发,为的是让儿童远离疾痛和夭折。
自18世纪末人类发明首个疫苗――天花疫苗以来,人类的寿命就比100年前延长了30年。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跟疫苗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可是,你知道吗?全球14种几乎每个孩子都能接种的疫苗中,有9种是同一个人发明的。
腮腺炎、风疹、麻疹、水痘等,在以前都是极其常见和致命的疾病。风疹专挑胎儿攻击,会导致流产或先天缺陷;腮腺炎是后天耳聋最常见的原因;脊髓灰质炎则会引起永久性瘫痪。因为他的发明,这些传染病再也掀不起大风浪,如今甚至已几乎被世人遗忘,他也因此被尊为“现代疫苗之父”。
他就是莫里斯・希勒曼,现代医学史上一位英雄般的传奇人物,《疫苗的故事》(上海译文出版社)主人公。
也许是因为希勒曼自己小时候命运多舛,好几次差点没命,所以他立志要通过疫苗来预防所有儿童常见疾病。为了无限接近这个目标,他成了工作狂。他一生中研发的疫苗超过40种,其工作据估算每年挽救约800万人的生命。
除了上述疫苗的发明外,希勒曼还是第一个预测出流感大流行时间的人,并在疫情传入美国之前成功研发出了疫苗,阻止了一场可能波及数百万人的灾难。他是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使用人血制造疫苗的人,在这种极其危险的疫苗起始物料被其他病毒严重污染时,凭借专业和自信,解决了前所未有的难题,创造了一次技术奇迹。
希勒曼以不断进取的精神,一次次突破科学障碍研制疫苗,美国医学研究人员能得的所有大奖,他全都得过了。以成就来看,希勒曼也许是个天才,但即便当他受总统之邀出现在重要场合时,也没有民众认出他来。科学家没名气,他们不代言产品,也不签名,更不会被尖叫的粉丝围追堵截。这也许就是为什么他成就非凡却始终默默无闻的原因之一。
他的科研之路也一度崎岖,曾经不得不因政治势力而放弃自己的某些研究,其呕心沥血的成果甚至还受到了肆意的诽谤,却有口难辩。他的一生,是现代流行病学和疫苗学的缩影,而《疫苗的故事》很大程度上就是希勒曼的故事。
本书作者不仅是儿童免疫学家,而且正好与希勒曼联手研发过疫苗,在希勒曼生命的最后几个月里深入了解了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的生活和职业生涯。
作者把科学研究故事通过尽可能通俗的语言,生动精彩地写了出来。他讲述了希勒曼研发各种疫苗的细节,也以此为基础介绍了全球背景下的疫苗开发,勾勒出了200多年来的公共卫生史,在展示流行病学的得失的同时,也以有力的证据提醒人们重视疫苗的价值以及科学所拥有的拯救生命、造福人类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