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青少年打开一扇科学之窗

作者:江雷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2-20

  □江雷

  近日,中国科学院与浙江教育出版社携手合作,推出“中国青少年科学教育丛书”(浙江教育出版社),旨在通过图书这一载体传播科学知识,让优质的科学教育惠及全体青少年。

  “中国青少年科学教育丛书”以“从科学家直达小读者”“普及知识,更普及科学观”“培养未来科学家”为特色,以大科学观为导向,为青少年打开一扇科学之窗,帮助他们开阔视野、提升兴趣,着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科学素养。该丛书是给青少年献上的一席“精神盛宴”,在这里,科学与人文珠联璧合,互映生辉。

  创新编写模式。第一,图书由中国科学院科研人员担纲“架构师”,高屋建瓴,把握内容体系的科学性、引领性。第二,相关学科的优秀教研人员负责把握图书内容与读者知识水平的连接度,确保图书内容“高于现有科学读物,又能被青少年所接受”。第三,科普作家协助提升图书的可读性、趣味性,使抽象深奥的科学知识更加通俗易懂。

  紧贴科学课程标准。丛书满足学校科学教育与学生课外博览阅读的双重需求。丛书内容紧贴国家科学课程标准,在知识广度、深度、趣味性以及探索性上,可作为科学课本以外的拓展,与科学教学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发挥课外读物的作用,帮助青少年开阔视野,促进知识积累,培养科学创新能力。

  强调整合与探究。丛书超越学科界限,强调不同学科领域知识、技能之间的融通与连接,通过对内容的整合,引导青少年从整体上认识、理解科学,从而更好地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例如《绚丽的声光》整合了听觉、视觉乃至光学等主题。书中还设计了“链接”“思考”等符合青少年读者心理的栏目,旨在拓宽青少年知识视野,鼓励其进行科学探究,使青少年在科学方法与能力上获得比较全面的锻炼。

  反映当代科学成果。丛书内容的选择不仅注重基础知识的呈现,也注重反映前沿科学理论成果。例如《生命密码的世界》专题讨论了基因“魔剪”技术。只有让青少年了解当代科学新知识,了解现代科学技术对改善人们物质与精神生活的作用,才能使他们意识到科学与自身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体现中国特色。与国外引进的科普著作不同,该丛书除了关注国外科技知识之外,还特别关注当今中国的最新科学研究成果,重点介绍中国科学家的新发现、新发明。例如,在《太空探索》中加入了我国航空航天的大量相关内容。此外,项目在内容呈现上还将着重体现中国特色,将二十四节气等传统文化融入丛书当中,更为贴近中国青少年读者的需求。

  注重人文关怀。与传统科普图书侧重传授科学知识不同,该丛书以科学知识为依托,以科学精神、科学哲学等为基石,注重科学人文教育。项目开辟有科学人文板块,以此培养青少年对科学的理性和感性认识,使青少年逐步形成用科学知识、方法和态度解决实际问题,以科学的精神观照自身和社会发展,树立尊重科学、保护自然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作者单位:浙江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