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露湾》:

新时代乡土小说的广阔天地

作者:李艳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2-04-22

  □李艳

  当前,我国脱贫攻坚战已取得全面胜利,中华人民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生逢伟大时代,书写伟大时代,为伟大事业贡献光与热、谱写新华章是广大文艺工作者的荣光,也是新时代乡土文学大力书写的壮阔天地。

  《天露湾》(长江文艺出版社)是新时代的乡土小说,是作家陈应松的“家乡书”。一直以来,陈应松都把家乡视为创作的源头活水。读者大都知晓他的“神农架系列”,熟悉他笔下的神农架,却很少有人知道,他真正的家乡是湖北省公安县。在《天露湾》中,陈应松首次深情回望家乡,怀揣对绿水青山的向往、对故土乡情的守望、对农业农民的敬意,描绘出江汉平原几十年的沧桑巨变,谱写了一曲新时代的田园牧歌。《天露湾》是陈应松离开故乡多年之后的归来之作,它传承、接续了中国乡土文学对乡村风土民情、历史文化的书写,同时又自觉地举起民族性与时代性的大旗,热情拥抱农民们的伟大奋斗与农村广阔的新生活,真切书写了新时代新征程的新农村及农村新人的新特质,从而焕发出新时代乡土小说的新风采。

  《天露湾》以昂扬之势书写新时代新气象,一片欣欣向荣。托尔斯泰曾说:“写你的村庄,你就写了世界。”村庄是世界的一部分,世界的精彩同样在村庄里展开。置身于伟大时代,与时代同向的每一个村庄都值得被书写。《天露湾》中,陈应松对农村的态度不再是乡土文学发轫之初的那种启蒙的心态,对农村怀抱理想化的田园想象,而是面对故乡的巨大变化,面对美丽乡村,一面深感自己“像故乡寒碜的旧影”,一面为故乡的巨大变化感到惊喜,从而大声为这片土地吟唱。这是乡情对作家的感召,更是乡村蝶变后的新农村的魅力所在。继《天露湾》之后,还有千千万万个“天露湾”正吸引着作家们书写。

  文艺要为人民,要“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天露湾》是当代农民的“创业史”,它的难能可贵之处在于,作家陈应松用感性而又理性的态度讲述了农民们在勤劳致富奔小康的艰难路途上,互相扶助,同甘共苦的动人故事。围绕种植葡萄所发生的一幕幕悲喜剧,是“天露湾”真实的“人世间”,也是真正的中国故事。《天露湾》结尾处如诗如画的葡萄园,是勤劳质朴的天露湾人民亲手锻造的,那是天露湾的最美画卷,也是新时代的“富村山居图”。

  书写家乡、书写时代、书写人民,是《天露湾》在主题和艺术上的追求。作家陈应松从2019年就开始田野调查,历时2年,用脚丈量土地,用葡萄串起乡愁,用笔书写时代,从而使《天露湾》呈现出真挚动人的情怀。小说观照乡村振兴的历史进程,描摹时代新人的精神面貌,可谓书写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农民、中国农村,乃至中国新时代的伟大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