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印刷业创新大会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1-09-22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印刷业已形成内中有外、内外交融、内外一体的格局。谋划“十四五”发展,着重以“双循环”为驱动力,完善政策措施,培育打造一批具有创新开拓能力的重点企业,引领国际印刷相关领域发展水平,重构走出去新格局。
鹤山雅图仕:打造共生共赢产业生态圈
□冯广源
印刷业“十四五”新篇章已开启。站在新起点上,鹤山雅图仕印刷有限公司致力于充分运用中国印刷业融合创新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更好促进印刷产业链及相关行业间的有机融合,推动国内印刷业朝着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化的方向获得持久发展。
抓住机遇期,实现多元发展。鹤山雅图仕作为以出口为主、内销为辅的印刷企业,在当前全球疫情不确定、世界经济不明朗等形势下,出口业务受限。但与此同时,当前国内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迅猛,成为业态创新、市场拓展新的增长点。中央也提出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因此,鹤山雅图仕应借此机遇,广泛开拓国内市场,秉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提供高质量的创意产品与创新服务、提供更多个性化增值解决方案。同时,加强和巩固精益理念的实践和运用,持续推动生产智能化,聚焦产业链融合化、强化上下游协同发展、改进企业的流程和服务、提升竞争力和影响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产业链联动,谋求融合发展。印刷业已进入全新发展阶段,谋求新发展、建立新联系、达成新突破是新一阶段的重点目标。从宏观角度看,印刷企业的突破点可从横跨行业边界这一构想深入开展,结合印刷设备、纸张、油墨、物流等上游产业链,促进印刷产业链上下游各要素融合。在思想意识上,要进行由被动加工向主动优质服务的深度转变,深入探索行业结构调整,最终形成共生共赢的产业生态圈,促进印刷行业与其他行业的融合发展。
增强核心力,推进创新发展。创新始终是鹤山雅图仕的核心竞争力,可用4组词汇加以概括,自主创新、协同开展、机制完善、人才培养。鹤山雅图仕始终以顾客为中心,以超越客户期望为目标,从提升客户体验和生活质素出发,开发出儿童电子书系列、推拉立体书等产品,并申请多项专利。在生产制造中,鹤山雅图仕制定利奥“梦工厂”蓝图,引领企业转型升级,成立了敏捷生产部、自动化设备研发中心,根据企业业务特征和自身情况,打造适合鹤山雅图仕的改造方案。从智能物流开始,到智能生产和智能园区,分阶段推进。鹤山雅图仕重视和各方伙伴的长期合作,谋求互利共赢,并坚持将机制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一环,成立“创新科技研发委员会”,整合企业内部资源,根据集团发展策略制定各范畴创新课题,快速有效推进创新活动。此外,鹤山雅图仕重视人才培养,通过建立职业学校、精益生产培训中心,为企业及行业培养制造和印刷专业人才。
(作者系鹤山雅图仕印刷有限公司董事长)
东莞金杯:做国际一流印刷服务供应商
□本报记者 祝小霖
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港资”北上、畅通外循环的“金杯模式”一直为业界称道。在业内人眼中,东莞金杯印刷有限公司是绿色精益的典范,更是走出去的先行者。如今在国家加速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之下,东莞金杯又将如何深度融入?东莞金杯印刷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国伟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发力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才能走得更稳。
在链接国际贸易上,东莞金杯始终致力于深度促成国内与海外的交流合作。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供应链、物流链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不小。杨国伟表示,作为香港金杯印刷集团在内地的生产总基地,东莞金杯承揽着世界各地大型出版社的大量彩色外语图书、刊物的印制服务。由于海运周期成本,出版印刷订单也受到外部环境不确定的冲击。但在近年扩展纸品包装业务上,因替客户成功开发多项替塑方案,业绩有很好的增幅。
“这得益于东莞金杯持续的研发创新。”杨国伟介绍,在如此竞争白热化的变局之下,唯有创新才能常新,否则只能遗憾退场。由此,东莞金杯主动适应国际市场变化,在生产管理和产品研发上持续创新,增强自身竞争优势。同时,对市场进行重新布局,除了保持与客户沟通交流、维护原有客户外,东莞金杯不断开拓新市场。
一方面,尽可能减少美国订单流失的同时,争取更多的欧洲订单;另一方面,紧跟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多渠道开发新区域、新市场。杨国伟认为,在近两年蔓延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中,企业应增强多元化客户的开拓,降低单一市场发展的风险。
与此同时,东莞金杯也从精益管理中获得了实效。“无论是否发生疫情,加强精准改善已成为工作主要方向,而疫情中改善工作更加凸显。”杨国伟说,东莞金杯的管理核心聚焦绿色生产、精益互联、技术创新,这意味着必须以先进技术配合智能互联高效,以精益理念为基础持续改善,以绿色创新推动可持续发展。
一直以来,东莞金杯都在朝着成为国际一流印刷服务供应商的目标迈进。应对目前的环境,对今后5年的发展,杨国伟表示,面对国际形势变化及国内市场稳步增长的态势,东莞金杯将充分融入“双循环”的新布局中,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开拓新领域。同时着重自身的精益化、智能化发展,持续做好企业精益化工作,加快智能化实施战略,提高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占据更多市场优势。
南京爱德:响应“双循环” 推动新融合
□刘磊
作为一家集设计、排版、研发、创意、印刷、装订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国际化印刷企业,南京爱德印刷有限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双循环”战略,将“精品图书印制创新融合”定位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战略方向。
国内市场方面,南京爱德进一步加大市场开拓力度,连续三届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印刷复制奖,同时推动向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化方向发展,提升公司发展水平和竞争力。
国际市场方面,南京爱德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于2015年在埃塞俄比亚首都成立爱德印刷非洲服务中心;2020年4月,占地46亩的南京爱德埃塞分厂破土动工,以实际行动践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的使命责任,为推动中国印刷走向世界不断努力。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南京爱德将坚持自主创新,做好人才培养,加大研发力量,提升信息水平,谋划“十四五”实现新发展。
南京爱德始终将创新摆在企业发展的核心位置,从薄纸精装技术的“模仿者”到世界“领跑者”,打破西方造纸技术封锁,联合国内两家造纸厂攻关,研发出22g超薄书刊纸,填补国内空白,实现22g超薄纸精装书常态化生产。与北人印刷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攻关,实现轮转印刷机28g纸单双色常规化印刷;与江苏昌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实现昌 平版印刷机的28g纸大批量印刷;联合平湖英厚机械有限公司研发,实现39工位超长配页线自动化生产,开创国产机在此领域的先河。未来,南京爱德将在南京本部成立绿色智能数码印刷精品图书车间,以满足客户少量、多样、个性化的需求。
南京爱德始终秉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经营理念,先后与北京印刷学院、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南京林业大学、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等多家院校建立校企合作,推行“精兵强将、一专多能”用人政策,近10年累计投入超500万元人民币,与国内一流专业培训机构建立战略合作,致力于打造一支高潜质、高素质、高能力的印刷人才队伍。
真抓实干谱新篇,勇立潮头开新局。南京爱德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心和更加昂扬的斗志,全面落实“绿色发展、创新发展”战略,全力推动印刷业转型升级,谱写印刷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为促进形成印刷业新发展格局不懈奋斗。
(作者系南京爱德印刷有限公司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