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乡土礼制传统的回访

作者:宋旭景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0-04-23


  □宋旭景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大概有十几年的时间,《帝国缩影:明清时期的里社坛与乡厉坛》(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一书作者刘永华在福建西南部山区的四堡(现在的龙岩市连城县)做田野工作。明清时期,这个地方以雕版印刷闻名,这也是为何武夷山的一个山区镇子会有较为发达的文字系统的原因。1995年,刘永华开始进入这个地方,在2001―2002年这段时间,他在此地比较密集地进行田野工作,前后在当地待了相当长时间。

  为什么他要多次进入这个地方,还选择开展长时间的蹲点调查?答案是基于学术上的一些考虑。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论是西方还是中国史学界,都从关注帝王将相到开始关注普通人。普通人的生活如何去了解?正史、机构档案文献里的资料并不多,但在中国的一些相对偏远的地方,恰恰保留了一些很完整的资料,让后人能够有机会得以窥见一隅,他们是如何从事经济生活的、如何参与文化生活的、如何与政府打交道的……而这些基本上涵盖了普通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当地保留下来的契约、账簿里,能知道人们是如何处理自己的日常生活的,比如纠纷解决、红白事的安排;从当地依然遵循的礼仪传统里,能获知人们是如何处理公共事务、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人文社会科学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它面对的始终是具体的人,社会也是人与人构成的,“人的本质,就其现实性而言,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深入到最基层才能切实知道基层是怎么一个样子,“帝国的缩影”是怎么一个样子。不论是什么制度、政策,都会有民众各自的理解和应用,从中人们得以窥探在交通不发达、信息传递不及时的情况下,明清帝制国家在基层是如何得以运转的。通过不同文献类型的比对,也有助于读者获得新的学术观感。

  之所以“社坛”“厉坛”能引起作者的注意,是竖立于当地水口、村头或田边的石碑正面、背面刻了“社坛”“厉坛”的字样,在当地找到的族谱、账簿资料里也有“社坛”“厉坛”。“逢年过节,村民都会到社坛举行祭祀。厉坛祭祀,是在立夏前后。有的村子还购置专门的田产,来支持社坛、厉坛祭祀的开销。围绕社坛和厉坛的祭祀,形成一个个会社,其中祭祀社坛的会社,被称为‘社会’――这是现代汉语‘社会’这个词语的本义。”现在使用的“社会”一词则是来自于英文“society”的翻译,中国的“社会”是基于“社”的。这个“社会”,不仅负责每年的祭祀,也是一个守望相助、人情往来的共同体。

  里社坛与乡厉坛制度是如何来的呢?这是明太祖朱元璋在全国推行礼制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与里甲制在基层配套施行。“国之大事,在祀与戎”,里社坛就是在固定时间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乡厉坛就是祭祀无人祭祀的鬼神。《帝国缩影》一是梳理了明清时期里社坛、乡厉坛制度的出现和实行,二是讨论了这项制度与乡村社会的关系。现在,很多地方的里社坛与乡厉坛都不复存在,而福建这样一个小镇给人们提供了一个了解这一制度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