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产业的奇幻变化

作者:墨墨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0-04-23

  □墨墨

  《音乐是怎么变成免费午餐的》(河南大学出版社)这本书定价58元,大约是上世纪90年代国内音像市场上一张正版引进版CD唱片的价格。不过今天,应该已经很少有人还记得这件事,而年轻一代的歌迷甚至连CD是什么都不知道了――笔者2012年曾策划一个唱片展览,主办方请了20个在校大学生来担任导览,在给他们的培训中,我惊讶地发现这20个“90后”里只有两位见过CD,而且这两位都认为CD是用电脑光驱播放的。几分钟后,我想通了:如今的孩子都是听MP3长大的,便捷并免费的音乐随手可得,谁还会记得需要花58元购买的CD呢?那一刻,曾经为了一张又一张58元的CD精打细算每一分钱工资收入的我无比羡慕这群孩子,但同时我也知道,正是因为免费,让整个唱片业在那段时间里坠向毁灭深渊。

  同样定价58元的《音乐是怎么变成免费午餐的》一书,讲的就是这段文化断代史的来龙去脉:是谁把本来天经地义需要花钱购买的音乐变成天经地义可以免费获得的大餐的。全书一共铺陈了三条历史线索:德国弗劳恩霍夫音频研究小组的科学家们过了十几年的苦行僧生活,研究成功了音频压缩技术MP3,却在争取成为业界标准的竞争中因为不谙商战潜规则而败下阵来;互联网野蛮生长期孕育的数字音乐盗版小组视MP3为法宝,招募全球最大唱片公司――环球音乐集团CD制造厂的一个包装工从厂里偷出还没发行的CD专辑,压制成MP3发布到网上,供人免费下载;环球音乐集团的老总叱咤行业40年,却在面对MP3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科技大潮中无力招架。这三条线索互为因果,相互交织和角力,其中的每一个当事人未必自知,他们出于各自利益驱使的每一步动作,却构建起了人类文化史上最奇幻的一页。另一方面,身为读者的我们,其实都曾亲身参与了这段奇幻历史,是其中的一分子。

  《音乐是怎么变成免费午餐的》的英文原版2015年6月在美国出版并迅速收获好评,原因很简单――过去还没有任何一本描写音乐产业的非虚构类书籍能像这样把枯燥的数字和行业事实写得有趣、耐读。有读者比喻,书里的三条线索,弗劳恩霍夫研究小组那条神似《硅谷》,环球音乐集团那条犹如《嘻哈帝国》,而唱片厂包装工线索如果拍成美剧,精彩程度绝对和所有刑侦探案剧集不遑多让――没错,电影《黑客帝国》的制作人早已买下了这本书的电影改编版权。

  此书之所以精彩,根植于作者斯蒂芬・维特长达5年、横跨美欧亚三大洲的调查采访。他面谈对象接近100人,翻阅档案几万份,甚至为了写这本书抛弃了华尔街金饭碗,一心一意投入到纪实写作之中。这么拼,维特的原始驱动力却只有一个:他本人就是那个下载免费盗版MP3而不去买唱片的世代里的一员,他想知道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发生的。

  书中所记录的那家被盗版数字音乐无情啃食的全球最大唱片公司――环球音乐却正巧在今年于中国市场上数字音乐销售势头爆发,腾讯更斥巨资收购了环球音乐的部分股份――正是因为书中所记述的反盗版的最后胜利,才有了今天读者手捧《音乐是怎么变成免费午餐的》时音乐产业的重振,这恐怕也是这本书的微妙命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