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穰梨馆过眼录》:
陆心源与他的名品书画录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0-01-09
□雍琦
上海书画出版社
中国古代,不论宫廷还是民间,都有编撰书画录的传统。从明代《珊瑚木难》《郁氏书画题跋记》等书开始,除了记载书画作品题名、材质、尺寸等信息以外,有了备载题跋、款识、印鉴的习惯。这些书画录因为保存的信息量大,又有刻本行世,能够广为人知,所以备受重视。明代中后期开始,各种书画录层见迭出,到了清代更是蔚为大观,多以“书画录”“过眼录”“消夏记”为名,成为人们考史论艺、鉴定收藏的重要参考资料。
《穰梨馆过眼录》就是成书于清代晚期的一部重要的书画录。他的纂辑者是以 宋楼藏书闻名海内外的陆心源。
“古之学者左图而右史,故书与画并重。”以藏书家闻名的陆心源,对书画艺术有这样的认识,他收藏书画作品,编撰书画录,应是毫不奇怪了。《穰梨馆过眼录》是陆心源为所藏及所见的书画艺术品编纂的目录,正编40卷,著录从南北朝、唐代至清代乾隆时期的书画作品480件;续编16卷,著录从唐代至清代中后期的书画作品205件。总56卷,共著录685种。
《穰梨馆过眼录》的著录,大致来说有三个特点:
一是名品巨迹,数量可观。如《阎立本北齐校书图卷》现藏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虞永兴汝南公主墓志铭》现藏上海博物馆,《僧怀素论书帖》现藏辽宁省博物馆,《郭忠恕避暑宫图轴》现藏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周文榘重屏图卷》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其他如赵、董、四王、吴、恽等明清名家作品,更是指不胜偻,可见陆氏收藏质量之高。
二是着意搜罗明代忠臣节烈及遗民文献。如杨涟、祁彪佳、文震孟、黄道周、倪元璐等人的诗翰、书札,数百年后读之,仍惊心摄魄,动人肺腑,表彰忠义、激励气节的意义更甚于艺术鉴赏。
三是著录内容详略得宜。名人的书札、题跋,为通行刻本失收的,备录全文,对于历史文献有拾遗补阙之功。凡见于通行刻本别集的,皆略去不录,唯当文字有异同时,才录出全文,以作参考。
总的来说,陆心源的《穰梨馆过眼录》体例详明,著录严谨,内容丰富,不失为传统书画录中有代表性的一部佳作。他自许此书能“嗣响朱(存理)、郁(逢庆),接武张(丑)、汪(珂玉)”,如今看来,名实相副,固非虚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