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画报》:

红色记忆 闪光足迹

作者:李彤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0-01-09

  □李彤



辽宁美术出版社

 

  《东北画报》创办于1945年11月,前身是《冀热辽画报》。报社成立初期的人员是由原来战斗在冀东、热河、辽宁敌占区的冀热辽画报社的主创人员组成的,有美术、摄影、编辑等各方面的人才,他们是随着冀热辽军区的部队最先进入东北的。后来从延安、华中、山东等解放区又来了一大批美术、摄影干部,另外还在沈阳招收了一部分地方干部。

  《东北画报》是最先进入东北大城市沈阳的出版宣传机构。后来,我军根据党中央、毛主席的“让开大路、占领两厢,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指示,主力部队撤离沈阳等大城市,《东北画报》也随着撤离沈阳。

  1945年11月到1946年6月,《东北画报》在北国寒冬的冰天雪地中,经历了从沈阳经本溪、通辽、吉林、长春、哈尔滨直至佳木斯的长途跋涉。在残酷的战争环境里和物质条件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东北画报社的全体工作人员一边转移,一边进行编辑工作,还要进行防范土匪袭扰的战斗,在带着笨重的印刷设备和大批工作人员的不断转移中完成了画报的出版任务。直至1948年沈阳解放后,东北画报社才回到沈阳,此时已经发展成拥有300多名美术、摄影和印刷技术工人的专业出版队伍。

  从创刊至1955年6月近10年的时间里,《东北画报》转战白山黑水间,历经坎坷,百折不挠。其间共出版画报144期,以3954页的巨大篇幅刊载摄影图片6816幅、绘画作品6424件,文字量达181万字,描绘了从东北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恢复经济建设到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的历史画卷。

  弹指间,从《东北画报》创刊至今已过去了70多年。我们今天将这本具有厚重历史意义的画报重新影印出版,不仅仅是对这本画报的纪念,更重要的是对那段历史的回顾。今天看来,当时的《东北画报》印刷质量不是很好,画报中刊载的文字表述和画作也略显简单,但那是历史的真实,是我们的前辈在那个时代创造的奇迹。

  为此,我们影印出版这部《东北画报》,是为了将画报承载的那段历史重新呈献给广大读者,让那些不管是经过那段历史还是知晓那段历史的人,以及那些不了解和不知晓那段历史的人,来重温、了解和重新认识那段历史,记住那段历史,记住那些为东北解放、为东北工农业建设贡献力量乃至献出宝贵生命的英雄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