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学讲义》:
亘古文学结晶之崭新绽放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0-01-09
□徐舒薇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国学是中华民族固有的学问,国学队伍名家辈出、巨匠迭现;国学典籍卷帙浩繁、汗牛充栋;国学思想绵延千载、熠熠生辉。无论是对现实生活忠实的反映,还是对形而上思想壮阔的勾勒;无论是对布衣黔首的同情,还是对帝王将相的怨怼,国学以其博大精深、典雅高远的深度、广度和锐度吸引着无数探索者为之倾倒。
国学由经学、史学、子学、集学四部分组成,经史子集也是中国古代图书分类的主要方法。乾隆年间编定的《四库全书》就是按照这四种门类修订的。《子学讲义》提纲挈领地将子学的来源、流派、内涵、影响娓娓道来,使古代圣贤的思想在当代社会仍保持生机与活力。该书作者李里先生博学强识,对国学了然于胸,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他对子学的独到见解和鞭辟入里的研究感悟。
子学即诸子百家之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提出:“自六经以外立书者,皆子书也。”也就是说,儒家六经主流思想以外的学说都被称为子学。《四库全书》将子部分为十四类,又根据思想性和技艺性将这十四类分为两大部分。李里先生即按照《四库全书》的分类方式,依次将十四类子学思想分条缕析,用精练的词语概括出每类学说的特点,深入浅出地向读者呈现每种流派的思想精髓,将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各领风骚的学术纷争简明扼要地勾勒出来。在阐述某些学术概念时,李里先生又援引古今中外诸多名人的例子加以诠释,不囿于一字一句的解释,而是将其放在广袤的中国文学环境中来给予关照,纵然岁月交替,亘古的文学结晶在孕育着中华文明的土地上依旧绽放出耀眼的光泽。
在《神奇的天算家》一章中,李里先生从“天算家”名称的由来谈起,以历史经络为轴,一气呵成地搭建起天算家的思想殿堂。“惟算术、天文相为表里。”天算家是天文家和算法家的合称。中国古代的天文家以天空中的太阳、月亮、星星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又结合人间的四季更替、气候变化等自然现象,提出了一系列完整而丰富的理论学说,这些理论学说不仅为世界的天文学研究奠定基础,也为古典文学添上一抹如夜晚轻云蔽月般神秘的色彩。
无佶屈聱牙之语,有深情妙悟之句,李里先生以朴实的笔调将探索的触角延伸至无穷的过去,同时,又吸引着无穷的远方的人们流连其中,被古人的智慧所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