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的遗言》:

“我把它们看作是生命”

作者:常剑心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0-01-09

  □常剑心



上海译文出版社

 

  《朱的遗言》是上海译文出版社“译文纪实”系列2019年10月出版的新书。讲述了日本的爱鸟人士保护珍稀鸟类朱的感人故事,探讨了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这一永恒的命题。

  《朱的遗言》在日本多次再版,除了这本书本身的魅力以外,也与日本人对朱的喜爱有关。朱的学名是Nipponia Nippon,也就是“日本的日本”的意思。

  《朱的遗言》描写了佐藤春雄、高野高治、宇治金太郎等佐渡当地的爱鸟人士,如何不遗余力地保护最后的朱。书中的主人公们,没有一个是动物专家,也不是什么环保斗士,他们只是单纯地爱着这种美丽又脆弱的生灵。

  有一个问题在书中多次被提起:既然朱这种鸟对环境如此敏感又如此脆弱,是不是应该遵从物竞天择的原则,放任其灭绝?对此,佐藤春雄是这样回答的:“我把朱看作是生命,而不是鸟。”“人都有一死,人生并不会因为会死就失去意义。”小林照幸听后不禁感慨,一个物种在日本灭绝,与其追责,不如反思,对生命的慈爱是如何从现代日本消失的?从另一个更为实际的角度来说,人类所保护的从来不是某一个特定的物种,而是这个适合人类生存的地球。

  值得庆幸的是,朱虽然在日本灭绝了,但是1981年,刘荫增老师带队,在中国的秦岭发现了7只朱。截至2018年,中国野生朱的数量已经回升到了1700只,总数达3000只。通过向日本赠送朱种鸟,中国帮助日本重新建立了朱种群,如今日本的朱总数也已稳定在500只左右。这是中日合作的典范,也是世界动物保护史上的成功范例。尽管朱现在还是一个脆弱的物种,面临着确保基因多样性的重要课题,但这总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朱的重生是朱的幸运,更是人类的幸运。朱再次展翅飞翔在佐渡的天空,佐藤春雄等到了,宇治金太郎却没有,他甚至没有等到中国重新发现朱的消息。但愿以后能少一些这样的遗憾。关于《朱的遗言》,还有很多故事来不及细说,衷心希望大家有机会能读一读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