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惧名著深刻,才能收获更多阅读喜悦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8-07
近日,一篇谈论“死活读不下去”名著排行榜的文章引起出版界关注,一本本经典赫然在列,《红楼梦》《追忆似水年华》《百年孤独》都位列其中。文章说,在社交平台的“读不下去书”话题下,总不乏这些文学名著的身影。(7月31日“书香中国”微信公众号)
笔者看到,在豆瓣“小组话题与书评区”,有不少网民就“死活读不下去”名著排行榜,结合自身阅读经历分析了多方面的原因。
对“死活读不下去”名著排行,最早始于12年前某出版机构的一次3000人的调研,书单与这次的榜单差不多,曾引发过较大关注。随着时过境迁,众多读者还是在这10本经典名著中徘徊,不敢轻易走进这些名著中,这倒是需要引起我们深思。
笔者以为,经典名著自带与生俱来的深刻和厚重,用“博大精深”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实际上,有的经典名著需要读者在一生中用生命感悟。比如《红楼梦》,作为一部探索清代社会的百科全书,它的文学厚重和思想内涵,绝不是看过一遍就能感悟的。因此,毛泽东同志生前多次号召读《红楼梦》,并身体力行读了多次。而众多的读者对《红楼梦》望而生畏的原因,一是洋洋洒洒100多万字,二是人物众多,三是书中的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的知识点比比皆是。因此,很多读者,特别是年轻读者翻了几页就“知难而退”了。不少人的《红楼梦》知识,是从1987版的电视剧《红楼梦》所得。当然,也有一些人是从短视频博主“三分钟读完《红楼梦》”所得。事实上,面对如同崇山峻岭的《红楼梦》等公认的经典巨著,很多人采取了“逃避”的方式。
但是,“死活读不下去”并不是经典本身出了问题,而是很多人,特别是年轻读者对经典的认知出现了偏差。试想,在如今短视频时代,很多稀奇古怪的传闻让人目不暇接,这些信息占据了读者大多数时间,而且轻轻松松就能得到,对于阅读《红楼梦》这些经典,自然就从“不好懂”到“不愿读”了。
读经典,其实如同攀登一座高山,需要毅力和勇气。相信凡是有作为、有抱负的读者,都不会仅仅停留在简单地了解经典这一层面上。
读经典,不仅要有毅力和勇气,还要循序渐进,打开书之前,需要先读一些相关的解读。有关方面也可以充分利用读书会、分享会、辅导会、交流会,对经典进行基础性、建设性的普及工作。
读经典,必须系统、全面地深度阅读。只有跳出碎片化,走进经典最深处进行阅读体验,才能收获名著的“核心营养”。正如著名作家王蒙在几年前发表的演讲《别让手机肤浅的浏览毁了本该深度的阅读》所主张的那样:“读一点费点劲的书,读一点你还有点不太习惯的书,读一点需要你查查资料、请教他人、与师长朋友讨论切磋的书。”一个人要想在那些“死活读不下去”的经典中解困,唯有知难而上,让心静下来,把速度慢下来,把思考提上来,才能重塑自己的阅读史,给自己的精神世界打底。
当然,阅读是一个比较个人的事,读什么不读什么完全由个人决定。即使是深度阅读,每年如果能选择自己能阅读下去的名著认真读几本,就是人生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