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以丑为美”的艺术表演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5-16
在传统文化面临诸多挑战的当下,如何有效传承以京剧为代表的传统戏曲艺术,赵兴红的《无丑不成戏——京剧丑角艺术研究》(花山文艺出版社)走了一条新路,该书选取京剧丑角作为研究对象,显现了其匠心。在京剧的生旦净末丑中,丑角的魅力不可忽视,难怪有“丑是戏中胆”之说,丑角常常反映人性的复杂性,其幽默与旷达凝聚着对社会和人性的深刻思考。不管是丑行中善言辞的“文丑”,丑行中有武功的“武丑”,还是以机智中年妇女为主的“丑婆”,丑角形象反映的是人生的戏剧性和游戏精神,彰显的是人生智慧、乐观情怀,观众在欣赏舞台上那些丑角给予的乐趣与启迪,这部作品则探索了其发展传承和艺术规律,揭示出京剧丑角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风格变化与地位更迭,为丰富丑角的艺术研究作出了独特贡献。
从书中不难看出作者对史料文献、文史典籍挖掘之广,对戏剧学、艺术美学钻研之深,凝聚了她对京剧艺术长期观摩研究的心得。通过这部著作我们不仅了解了丑角行当在京剧孕育、诞生与发展的数百年间的演变历程,其表演形式与艺术特色形成发展的全过程,看到京剧史和戏曲史研究的新路径,更重新领悟了丑角艺术本体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丑角脸谱、服装造型等隐藏着的独特戏曲文化密码。丑角身段、台步、念白等表演路数,反映了其艺术形态上的多样性,这部专著结合经典剧目的分析,对丑角艺术本体进行了多维度、深层次的研究,有感性的艺术分析,有广博扎实的理论支撑。
作品揭示了京剧丑角作为“绚丽而带刺的玫瑰”所具有的艺术价值,丑角的诙谐、机敏、智慧,体现着“执艺以谏”“随戏寓讽”的功能,为人生提供了自审自视、自嘲自讽、自警自策的艺术享受。该书挖掘了丑角所蕴含的人性深度,为戏曲人物形象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思路,提升了丑角艺术在人物塑造方面的学术价值。该书还通过不同京剧剧目角色的分析,揭示了丑角表演注重“以丑为美”,通过夸张、变形的表演手法对生活中的丑态进行艺术化处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美的多元理解。丑角与其他行当角色相互映衬、相互补充,共同构建京剧舞台世界。
从研究方法上看,该书跨越历史、艺术本体、人物塑造、美学等维度,从史学、文化学、表演学等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中汲取营养,对丑角艺术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研究,全面立体挖掘了丑角艺术独特的魅力与价值,丰富了艺术研究的内涵,为京剧丑角艺术研究带来新的思路与方法。该书激发人们学习与传承传统文化的热情,启迪创作者在保留传统特色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审美和社会需求,对丑角形象和表演形式进行创新,所有这些都有助于推动京剧艺术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