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光影里走向未来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9-12
时间从这里流过,历史在这里留存,故事在这里展开。从1925年紫禁城神武门城楼上挂上“故宫博物院”的匾额,到2025年故宫养心殿历经数年修缮后全面开放,故宫百年历程既是中华文明守护与传承的写照,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
——摘自《故宫叙事:百年守宝传奇》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事件如璀璨星辰,照亮一个民族的文化传承之路。章剑华的新作《故宫叙事:百年守宝传奇》(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正是聚焦这样一个事件——故宫文物南迁,不仅记录了一程国宝文物的烽火长征,还谱写了一曲文化抗战的悲情壮歌,更致敬了一批在民族危亡之际守护文明火种的文化卫士,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雄浑气魄和中国知识分子精神风骨的厚重内涵。
文物南迁:文化命脉的生死存亡。章剑华并不满足于用文字重现文物南迁,而是加入了自己的思考,充分体现出对选题的精准把握和对历史的敏锐洞察力。在他看来,这场文物大迁徙的意义远远超越了当时之境下保全文物的考量,更深层次的内涵在于通过中国知识分子的自发行动,彰显出中华民族在面临重大危机时,对文化身份的坚守与捍卫和对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延续。从这个角度看,每一件文物都不再只是艺术品,而被赋予了中华文明火种的色彩,成为连接华夏大地过去与未来的文化桥梁。
中国脊梁:中华儿女的非凡坚守。报告(纪实)文学作品关键在叙事,灵魂是塑人。故事情节的精彩与否通常是吸引读者的关键,而对人物精神的挖掘往往标注着作品的深度和价值。在《故宫叙事》中,章剑华以生动细腻的笔触,刻画出一大批为文物保护付出艰辛努力的国宝守护者。值得注意的是,章剑华对人物的关注并不仅仅停留在专家学者身上,他还将目光投向那些默默参与的普通民众,他们的参与,体现了全民文化自觉的觉醒。当民众与专家携手并肩、中华儿女拧成一股绳,那么保护文明遗产的坚固防线定坚不可摧。
重要节点:钩沉历史的时代哲思。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同时也是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故宫叙事》用真实的事件、伟大的壮举,既表达出历史必须正视、和平弥足珍贵的朴素观点,又流露出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崇敬之意。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的时间节点,则对应着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延续。当回首百年之时,我们不仅能看到一座博物馆的成长历程,更能见证一个民族对文化传承的不懈追求。
精神价值:国宝奇旅的当代启示。章剑华的笔下无不饱含着历史与当下的互动、思想和现实的交融、传统同创新的碰撞、个体与时代的共鸣。就《故宫叙事》而言,作品通过文物南迁的故事展示出的知识分子不惧生死、守护国宝的精神,有着超越时代的意义。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我们更需要这种文化自信,以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保持定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每个人其实都肩负着文化传承的重要责任。
一言以蔽之,《故宫叙事》不仅记录了一段历史,更点燃了一支永恒的精神火炬,照亮了文化传承的前进道路。而这,既是对历史的最好回应,也是对未来的最美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