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见迭出论《诗经》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9-12
《诗国晨曦:古今风雅话〈诗经〉》(中州古籍出版社)一书,系“中华文脉:从中原到中国”丛书之一种。作者陈炜舜先生,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领域著述颇丰,尤精于古典诗歌研究,近年来勤耕中国早期文学,不断有成果问世。
全书分为“追寻《诗经》的源头”“生活于《诗经》中的先民”“《诗经》的文学美”“观乎人文说《诗经》”四个部分,各有对应的专题。如此结构,足以全面展现《诗经》的整体面貌与丰富意涵,也足以窥见作者对于《诗经》的深刻把握及在《诗经》研究方面的深厚积淀。更值得称道的是此书在撰著方面的诸多特色。虽然江弱水先生在书前序言中已总结出两点:“一是发新意亦尊重旧说,二是释汉典且参照西书”,作者在后记中也有相应实例提点,但总归有些简略。经细致拜读与观察,此书胜义尚多,需再加申述,以概其全。
眉目的清晰与连贯。全书各章的内容呈现,皆分为几个不同的部分,类似于“节”的设置。如第六章谈“《诗经》在先秦的体用”,不难看出各部分之间存在连环相扣、承顺而下的逻辑关系。将大的论题切分为小的专题或问题,是学术论著的基本操作,但在各专题之间建立起连贯性,共同应和大的论题,则需要精细甚且精妙的思考与布局。
见解的新鲜与通达。此书在介绍性内容之外,增加了不少学术特色。纵观全书,几乎每个部分都有新的看法呈现给读者,而这些新见都注重与文本分析紧密结合。可以说,重视文本的具体解读,是此书的一大特色。书中对诸多《诗》篇都有精彩论析,读者以此把握《诗》旨,自有通贯之效。
眼光的敏锐与开阔。书中至少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善于抓住关键节点或文本的“缝隙”来分析问题。二是善于利用新的出土文献材料来讨论学术课题。三是善于采取中外比较的视野来展开论述。书中征引了不少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末章梳理《诗经》翻译历程时称述尤多,相关论述也注意引入外国经典作为参照和比较,如论述《诗》中史诗,援引两河流域史诗《吉尔伽美什》,还有古希腊、古印度、古罗马的史诗及相关内容来参证,从而深化了《诗经》的独特性。
表达的流畅与优雅。作者始终秉持恳切的态度,将所知所思娓娓道来,在很多地方都体现着循循善诱的先进风范。当然,由于讨论需要,书中行文时常带有学术词汇,亦颇多学术性质的引述与考察,但读来并不令人感到生硬隔阂,反而有一种谨严与文雅的味道。尤其在分析具体《诗》篇时,不仅具有学术穿透力,相关文辞表达亦详切而有节制,富有余韵。
总体而言,此书以全面、简明、清晰的方式介绍了《诗经》在诸多方面的基本情况,虽定位普及,但相关论述多具有深厚的学术基础,且新见迭出,既可以让读者快速了解相关领域的概况,也足以为进一步研修《诗经》提供门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