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籍世界收获成长力量

作者:本报记者 李美霖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8-22


  “阅读可以带着我去不同的地方,遇见不同的人,还能让我明白更多的人生道理。”在刚刚举办的第十一届“未来精英”少年儿童创意阅读季全国总展示中有精彩表现的12岁女孩宁晨希,向《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谈及阅读时格外兴奋。这位性格阳光开朗、爱好广泛的少女,与阅读结下的深厚缘分,恰是中国孩子阅读生活的缩影。


  探索更广阔的阅读世界


  宁晨希与阅读的缘分,始于妈妈温暖的睡前故事。“很小的时候,妈妈就会挑选各类绘本,用生动的声音为我朗读。”那些色彩斑斓的插图与温柔的讲述,在她心中播下了热爱阅读的种子,让她对书籍世界充满好奇与向往。

  随着成长,自主阅读的大门逐渐打开,而三年级时通读全套《哈利·波特》,成为她阅读路上的重要里程碑。“那套书构建的魔法世界和复杂剧情,远超我之前的阅读难度,让我体会到挑战的快乐,也让我更有信心探索更广阔的阅读世界。”她笑言,自己曾因沉浸其中,从正午读到日暮,直到妈妈打开客厅灯光才猛然惊醒,“那种被故事完全吸引的感觉,就是阅读最神奇的魔力。”

  如今,家中客厅靠窗的位置是她最爱的阅读角落——舒适的桌椅、妈妈打理的绿植、午后的阳光,再加上触手可及的书籍,构成了让她安心沉浸的阅读空间。“有时妈妈会坐在旁边看书,我们各自安静阅读,偶尔交流几句,那种氛围特别享受。”温暖的家庭阅读氛围,成为她保持阅读热情的沃土。


  从文字中汲取智慧与力量


  “真正爱上一本书,就会不自觉地走进故事里,把书中的角色当成特别的朋友。”在宁晨希看来,这种与书中角色“对话”的奇妙感受,正是阅读最动人的魅力所在。

  《哈利·波特》系列让她首次深切体会到这种代入感。每当哈利·波特身陷险境,她总会不由自主地为他捏一把汗,甚至在心里默默盘算应对之策。“就像自己也站在霍格沃茨的城堡里,和他一起面对挑战。”这种沉浸式体验让她学会了将书中角色的经历与自己的生活相对照——练钢琴感到枯燥想放弃时,哈利在魁地奇训练场上的坚持不懈便会浮现在眼前,“他能为了团队荣誉咬牙坚持,我这点困难又算什么呢?”

  这种“角色共情”绝非孩童的空想,而是理解故事的重要钥匙。“它像一对翅膀,带我飞进角色的内心世界。”通过这种情感联结,哈利面对伏地魔时的压力、与朋友间的信任羁绊,都变得可触可感。那些印刷在纸上的文字,因这份深度参与而转化为鲜活的记忆,仿佛亲身经历过的冒险。“这种代入感能让我真切感受角色的情感,把书里的智慧变成面对生活的力量。”

  更珍贵的是,书中角色的选择与坚守,总能为现实生活提供指引。“把他们的勇气变成自己的力量,这是阅读给我的特别礼物。”宁晨希说,这种从文字中汲取的智慧,让她在面对困难时多了一份从容,也让她更深刻地读懂了故事背后的人生哲理。

  在“未来精英”少年儿童创意阅读季中,宁晨希对历史读物的独特解读令人印象深刻。她从串联中华文明脉络的历史故事中,读出了超越时空的精神力量。在宁晨希看来,选择经典只是起点,她更希望能从这些历史故事中解读出超越时空的价值引领。


  “讨论+读写画”的阅读秘籍


  作为同龄人眼中的阅读榜样,宁晨希乐于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在选书上,她主张“阶梯式挑战”,“不只挑轻松的,也不盲目啃硬骨头,在舒适区边缘探索,选需要踮踮脚才能读懂的书,既能保持兴趣,又能提升能力。”

  她向记者分享自己的阅读秘籍:讨论+读写画,让阅读更有深度。面对“如何选书、读书”的提问,她说:“遇到打动我的情节,或是读不懂的地方,我一定会主动找人聊。”宁晨希表示,妈妈、老师以及读过同一本书的同学,都是她的“阅读搭档”。在交流中,她会主动分享自己的观点,也认真倾听他人的看法,常常能收获“原来还能从这个角度理解”的惊喜,让书中的内容在思想碰撞中变得更清晰、更深刻。

  除了“讨论式阅读”,写写画画也是她阅读时的“好帮手”。据宁晨希介绍,读到精彩段落时,她会在书上画线或贴小标签做标记;脑海中浮现书中场景时,会随手画下来留存画面;碰到复杂的人物关系或情节时,还会用思维导图梳理逻辑。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不仅帮她加深了对书籍的理解,也让记忆变得更牢固。“这些方法能让我轻松走进书里,真正享受阅读的快乐。”宁晨希说。

  谈及阅读带来的最大帮助,宁晨希认为是“从大量信息中提炼精髓的能力”,这种能力让她在学习和生活中更有条理。而更珍贵的,是阅读赋予的广阔视野与内心力量。

  “未来我会继续在书的海洋里遨游,收获快乐、梦想和成长的力量。”这位12岁的少女,用自己的阅读故事证明:当书籍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当阅读成为习惯,孩子便能在文字中遇见世界、滋养心灵,成长为更好的自己。这或许正是阅读给予每个中国孩子的珍贵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