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回响

作者:文学评论家 马季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8-15


  对人生重新发现,对生命重新定义,同时传递文化、塑造文明、激发想象力等,是文学肩负的重要使命。从文学史的角度看,只有具有强烈当代性的作品才会具有历史性,文学畅销书榜如果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便极有可能在下一个历史节点上再次畅销,因为读者不会遗忘一部有价值的文学作品,文学的回响见证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历程。

  《向上》是何常在创作的一部现实题材网络文学作品,一经推出便引起热烈反响,入选“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第二批重点推进作品。这部作品娴熟运用网络文学的多线叙事手法,将个人奋斗史与国家战略深度融合,以“开荒者—开拓者—拓疆者”的代际传承隐喻改革开放的精神延续,全面反映了社会经济建设突飞猛进的时代风貌,精准勾勒出青年一代奋发有为的精神气质。

  《泥潭》是“90后”作家刘楚昕创作的长篇小说,获第二届漓江文学奖虚构类奖。作品采用多头并进的叙事方式,由三条相互交织的叙事线索组成。开篇以一位“亡灵”的独白展开,让主人公在死后以碎片化的记忆回溯自己在时代洪流中的悲剧命运;中篇通过一位编辑对一部排版混乱、残缺不全的小说的解读,拼凑出一个不为人知的人生真相;最终章以一位奇人视角,在时隔多年重返故土时,完成对往事的追忆与对逝者的祭奠。这部小说在题材构思、叙事方式和市场检验等多方面均有出色表现,展现了作者的才华和努力。

  姚鄂梅的长篇小说《海燕》以海燕从童年到中年的成长为主线,贯穿改革开放至新世纪初的社会转型。通过高考、职场、婚姻等诸多细节,折射出教育、城乡流动、女性价值认同等方面的深层问题。这个叫海燕的女孩,于平凡中绽放光彩,她的故事中蕴藏着平凡生命的内在力量。

  《行歌三叠》是王晋康推出的科幻力作。这部长篇小说以AI时代为背景,着重展现了“科技伊甸园”中人类何去何从的哲学困境,以及在浩瀚宇宙尺度下人类文明的独特价值。作品情节设置充满想象力与思辨性——以冷峻的科技推演为刃,剖开人类永恒的生存悖论——当技术能解决所有痛苦时,真实的人性温度、保留体验各种情感的权力,是否才是最后的堡垒?作品的思考值得所有关切科技命运与文明本质的人反思和回味。

  曹乃谦的《换梅》是一部自传体长篇小说,共108章,每章独立成篇。作品以山西应县为背景,以作者养母换梅为主角,融合民俗文化,用质朴的语言和散点叙事方式,通过日常细节还原20世纪中叶中国农村真实生存图景,塑造了一个兼具智慧与母性光辉的人物。

  本期畅销书榜文学类作品集中了近期产生较大影响的几部虚构类作品,在某种意义上此类作品需要更为深刻的精神性和时代性。无论是对未来的预判、对历史的重构,还是对人性深处隐秘的挖掘,都能拓宽认知的维度,激发人们对世界的好奇心与探索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