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文君:

阅读之光照亮远方

作者:本报记者 张君成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8-11


  作为一位在儿童文学领域深耕数十年的知名作家,秦文君几乎每年都参与上海书展。今年,她将出席四场活动,不仅分享创作心得,也深入探讨阅读与写作如何影响少年儿童的成长心智。

  “在我心里,上海书展永远是读书人的大聚会。”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秦文君一语道出上海这座城市与阅读之间的深厚情感。在她眼里,那些拖着拉杆箱、挤在人流中淘书的读者,是这座城市最温暖的风景,也是文化繁荣的有力注脚。

  “贾里贾梅有大量粉丝,每年总有读者带着问题、建议来找我。”今年的上海书展,秦文君参与的重磅活动之一,便是围绕“男生贾里”系列展开的家庭教育主题对谈。

  “有孩子说,‘我爸小时候看贾里,我现在也在看’,这种跨代共读让我非常感动。”秦文君回忆道,“很多读者希望我写续集,这不仅是对作品的喜爱,更是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对理想、亲情、独立与成长议题的持续探寻。”

  秦文君还将受邀参与由普陀区文旅局主办的“用同龄人的故事照亮你的梦想之路”系列讲座,以新作《街市上的芭蕾》为出发点,与读者分享如何在童年阶段激发梦想与现实的连接。“我希望通过‘街市’这样贴近生活的场景,让孩子在日常中感受到理想的召唤。”她说。另一场是秦文君的幻想作品“变形校园系列”《深夜汉堡店》的文学对谈,以更生活化的方式,与作家杨秀丽、诗人陆萍一起聊阅读、聊写作、聊成长。“我们愿意用自己的经验,和小朋友们多聊一些读写的方法论,哪怕只是能给他们一点点启发,也希望他们读完之后,能爱上书,爱上文字。”

  除儿童文学作家外,秦文君还有一个身份——上海少儿读物促进会理事长。10余年来,该组织持续关注儿童阅读写作教育的深层问题,开展了大规模调研与方法论研究。据她介绍:“我们先后在上海市、浙江、江苏等地,调研了几万名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情况。调研显示,许多孩子阅读偏向图像、快餐式文本,经典阅读与系统性表达能力普遍缺乏。如果阅读浮光掠影,带来的写作也很肤浅。”秦文君表示,更严重的问题在于“读写脱钩”——好多孩子读归读、写归写,无法建立起思维与表达之间的内在关联。

  正因如此,2022年,上海少儿读物促进会联合上海宋庆龄基金会,共同推出了“百位作家助力儿童慧读慧写公益活动”,试图以一个“慧”字作为核心突破口。“不光是读,更要‘会读’;不仅写,还要能‘写出思考’。”秦文君强调。

  项目的落地试点,最早设在儿童文学先贤陈伯吹的故乡——宝山。上海少儿读物促进会发起了“文学小英才星空计划”,组织学生连续12个月阅读经典作品,并配套进行创意写作训练。“刚开始孩子们读得很吃力,但几个月后,他们表达更有逻辑、富有情感,写得也顺畅了,这让我觉得一切努力都值得。”

  “每一个儿童阅读个体都值得被关注和鼓励。阅读,是孩子走向世界的第一步。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这一步走得更稳、更远。”秦文君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