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视听艺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微短剧专业委员会副会长赵晖

系统性变革化解微短剧版权之痛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8-08


  阻碍微短剧行业健康发展的痛点是存在版权乱象和维权困境。关于如何化解,我认为靠堵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破局路径在于技术革新、法律完善与行业共治。微短剧版权保护是一个动态发展、需要多方协作的系统性工程,它没有一蹴而就的完美方案,而是要在法律框架的逐步清晰、技术手段的持续创新、行业规范的建立完善以及商业模式的有效探索中不断推进。

  目前微短剧行业存在六大侵权形式:一是盗版和严重的内容搬运;二是创意抄袭侵权,包括结构抄袭、分镜抄袭、台词洗稿等;三是二次创作侵权,包括将付费剧集剪辑成“免费全集”以引流,伪装成“剧情解说”以规避审查等;四是翻拍式抄袭,分镜、台词、情节几乎相同;五是改编权纠纷与争议;六是新型技术侵权,如AI换脸、AI换声音、AI漫改等。各种侵权行为的复杂性以及相关权利归属法律问题上的争议,不仅导致权利人陷入维权困境,尤其是跨国境间的出海维权难上加难,也严重阻碍了微短剧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因此,解决这些痛点的破局路径,不仅需要技术革新,还需要法律完善与行业共治。期待微短剧行业有创新性的措施来防范版权法律风险、出台合规性授权机制。同时,也期待在人机共创模式兴起的视听时代,通过版权数据源合法化以及版权的创造与技术更新升级,让整个微短剧行业实现共享市场价值,权利人获得更多的合法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