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架空犯》
锋利简洁的文风出类拔萃的想象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7-23
《架空犯》作为日本著名推理小说作家东野圭吾的出道40周年献礼作品,上市当月就在日本销售中获得月度畅销书综合第一名。《架空犯》中文版(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消息一经发布,也引发了中国“东野迷”以及中国推理小说迷的期待和关注。《架空犯》实为东野圭吾出道40年来人气和实力的证明,充分体现了他作品的特色:锋利简洁的文风,出类拔萃的想象力,以及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该书的故事情节从一栋被烧毁的宅邸开始,而葬身其中的,是东京都议员藤堂康幸和他的妻子——前顶流演员藤堂江利子。丈夫被勒死,尸体烧毁在沙发上;妻子的尸体则吊在了卫生间里。看起来似乎是妻子杀害了丈夫而后放火毁尸灭迹,并在卫生间上吊自杀,然而警察认为这是凶手拙劣的伪装,为的就是将警察的视线从真正的凶手身上转移开去。搜查一课的刑警五代接到任务,和社区的警察山尾一起走访调查被害人的周边关系。随着调查的深入,一桩40年前的旧案也进入了五代的视野……
《架空犯》中有东野圭吾作品中惯用的两种出彩手法。一是“家访式调查”,指的是故事的主角在进行调查的时候像老师家访一样,到被调查者的家中询问。东野圭吾将“家访式调查”的节奏控制得刚刚好:持续出现的新人物、不断更新的人物关系、意料之外的突发事件……五代没有按部就班一家一家调查,而是首先抽丝剥茧,按照人物关系梳理出需要调查的对象。书中每一个调查对象的证言都是伏笔。五代定期将线索向自己的上司汇报,也帮助读者厘清了思路。接着书中又穿插了凶手的致信、没被五代听到的护士证词、找不到联系方式的山尾的同学等情节,让本显沉闷的调查过程变得像过山车一样跌宕起伏。读者不知不觉间就跟随五代的脚步,慢慢接近事件的真相。
二是“反转”。这是推理小说的标准配置,也是东野圭吾得心应手的写作手法,能牢牢抓住读者的眼球。书名《架空犯》预先给读者设下了疑问:什么是架空犯?“架空”是什么意思?犯人难道根本就不存在吗?读者一直带着这些问题,不知不觉就跟着五代走街串巷做“家访式调查”,捕捉那个好像并不存在的幽灵犯人的痕迹,读着读着就发现:原来那个幽灵,就在我们身边。然而幽灵的背后,真凶被幽灵好好保护着——第一层反转之后。
如果说推理必定包含着反转,那么“反转专家”东野圭吾在这本书中又带着读者反转再反转。犯人并非山尾,只是最表层的反转,坠楼的少年为何自杀、江利子的少年时期发生了什么样的事、凶手和被害人之间又是怎样纠缠的关系……这些情节中都包含着意想不到的反转,读者在觉得自己仿佛触碰到真相的那一刻,发现真相其实还掩藏在迷雾之后,只想一口气看到最后,最后发觉,这种反转的背后,仍然是对人性的细微洞察和淋漓尽致的刻画,就像一句老生常谈的话:“日光之下,本无新事。”
合上书的最后一页,因着反转和揭秘而来的那种惊叹和震撼,化作一声悠长的叹息、一缕酸涩的余味。《架空犯》正是用这样一个跨越四十载光阴的故事,将青春的热血与时光的无情细细编织,让读者在岁月的长河中,品味生命最残酷也最动人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