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新疆:产业集群轻科普》

走进新质生产力带来的新生活

作者:孙祁娟 李洁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7-23

  翻开《新质新疆:产业集群轻科普》(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扑面而来的不仅是天山南北的壮阔图景,更是这片土地从“资源大区”向“创新强区”蝶变的鲜活见证。这部由新疆与江苏两地科协联袂编撰的科普力作,以“十大产业集群”为经纬,用直观的数据和鲜活的故事,展现了新疆如何将戈壁的风、沙漠的日、地下的油、田间的棉,转化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

  书中以清晰的脉络展现了新疆“十大产业集群”的实践智慧。例如,读者可以看到戈壁滩上转动的风电叶片如何与构网型储能技术结合,将不稳定的风能转化为可调度的稳定绿电,解决可再生能源并网的难题;也能了解到塔里木油田如何通过“减油增化”战略,运用催化裂化等技术升级,将原油转化为更高价值的高端化工材料。这些案例并非简单的技术堆砌,而是揭示了新疆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国家战略竞争力。

  书中对产业链与产业集群概念的阐释尤为生动。它描绘了工业园区内原油开采、炼化、化工新材料生产如何实现“零距离”协作,展现了产业链的高效整合;也讲述了新疆棉花产业如何从田间到成衣实现全链条数字化管理,以及优质果蔬如何通过一体化运营走向广阔市场。这些实例让抽象的“产业链思维”和“产业集群效应”(1+1>2)变得具体可感,展示了协同带来的真实市场竞争力。

  《新质新疆:产业集群轻科普》一书的独特价值在于,它清晰地揭示了这些宏大的产业变革与普通人生活的紧密联系。书中提到,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煤改电”等普惠性民生工程,让百万家庭用上了清洁暖气;在田间地头,智能滴灌技术的普及大幅提升了干旱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了农业生产。当游客在库车飘着麦香的“大馕小巷”亲手体验国家级非遗馕饼的制作,当新型电力系统的风机为千家万户送去稳定电流,当棉花种植户通过数字化管理提升效率与收益,普通人真切地感受到:新质生产力并非遥不可及的概念,它关乎家门口的就业岗位、舌尖上的非遗美味、更清洁的能源、更新鲜的瓜果、更高效的农业和更美好的生活品质。这正是该书与每位读者的核心关联——它帮助你理解身边正在发生的、由技术进步驱动的积极变化。

  作为科普读物,该书在传播形式上进行了有益探索。它力求用读者熟悉的语言,将复杂的科学原理与产业逻辑转化为易懂的解读,无论是新能源发电的物理机制,还是智能制造如何改变传统产业,书中都提供了深入浅出的科普视角。它更注重呈现产业协同背后的“系统方法论”,而非堆砌庞杂的数据,旨在让读者不仅看到新疆产业发展的“热潮”,更能读懂其背后的“门道”。

  合上这本书,一个充满创新活力的新疆图景愈发清晰。这本书以科学理性的笔触和人文关怀的温度,梳理了新疆70年产业探索的成就,特别是新质生产力如何在这片热土上生根发芽、惠及民生。它不仅是了解新疆现代产业体系的窗口,更是一把启发读者思考技术创新、产业协同如何塑造区域发展和我们未来生活的钥匙。它邀请每一位读者“站在新疆、望向未来”,共同理解新质生产力带来的新时代与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