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看见了我的梳子》

于湍急命运河心沁出美玉

作者:邓鼐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7-23

  13年前张好好落地武汉。在此之前,她悠游于首都北京和西南重镇重庆两地,是一名图书策划人。再之前,她在上海,活动在巨鹿路、太原路一带,以期刊编辑为职业养活自己。更早之前,她是一名地道的新疆人,在乌鲁木齐著名的红山,她的身影常常出现在红山下的玉市场,血脉之中自带金声玉振。她很早就研究玉、收藏玉了,青年时代里更多的时间是读经典,写诗歌、散文、小说。

  她的人生轨迹2013年转至武汉,并从此定居下来,于是有了我们对她的了解。在武汉这13年里,她是一名资深救助收养流浪猫狗者,同时笔耕不辍,写作发表了近50篇长中短篇小说,横扫国内文学期刊,包括《人民文学》《上海文学》《作家》《中国作家》《钟山》《小说界》《芙

  蓉》《长江文艺》《芳

  草》《山花》《滇池》等。安徽文艺出版社2025年夏推出的这部20万字小说集就是其中的16篇。可圈可点的是,中篇《碧玉妆成》发表于《上海文学》,进入贺绍俊先生主编的年度最佳中篇选;短篇《枝叶摇晃》发表于《钟山》,《长江文艺·好小说》转载。

  我注意到张好好的小说,皆来源于她所掌握熟知的生活经验,例如写玉知识的《碧玉妆成》《玉玲珑》,写“毛孩子”的《枝叶摇晃》《野猫奔腾园》,写新疆成长岁月的《蝴蝶花》《蓝缎带》《往禾木》《蓝玻璃》,写北漂往事的《谁看见了我的梳子》《幸福树》《静如天使》《现世安稳》等。

  至于小说被一种偶然的捕捉,也就是灵感,最终锻造出来,这里面除了天赋勤奋技艺的因素,还必须要有的是“正剧”的持守使命感。这本书的责编张妍妍老师总结它是一部女性主义小说集,不断被趋近,从未被抵达。我理解为一个写作者终其一生的写作都是对生命终极意义的追问。《碧玉妆成》里生死两茫茫,但依然向真而活,哪怕颠沛流离。《枝叶摇晃》倾听孤独者的声息,在濒临溃败中,窗外烂漫枝叶摇晃的影子映照在窗帘上,暗喻只要活着,就能有新的更鲜绿的命运重启。《谁看见了我的梳子》(安徽文艺出版社)以纯情的笔法描摹一对姐妹共同成长深刻的感情,但性格决定命运,不同的命运里有爱的未满足心理下的希冀,谁是那个馈赠梳子给“我”的人?

  读这部小说集的感觉是,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一卷在手,张好好的语言有极强的辨识度,它们自带温度、呼吸、力量,透过洁白纸张。我能想见,暖白台灯下,她的脚下猫狗在行走,她的书桌上众猫或酣睡或假寐,无一不朝向她。而她,浸入式进入她再造的生命直觉和知觉,她在里面摸索、徜徉、踯躅、决断,她不仅一直在看见光,她还于湍急命运河心沁出那个叫作真理的美玉,扬起于心,就像她的旗帜,这16篇小说确然就是她的旗帜,生命方式和写作融为一体,她从来以至真至善至美为自己的追寻方向。从中,也可以照见她的写作哲学:爱与拯救是一生的修行,而每日的阅读、写作、修改则是每日的早课、中课与晚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