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汉服:重新发现马王堆汉墓服饰》
汉服之美,美于外更精于内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7-23
说起马王堆汉墓服饰,大众一般了解的是轻薄传奇的素纱单衣,若是有进一步的了解,那可能就是知道“信期绣”“乘云绣”“长寿绣”三种刺绣的名称了。在惊叹于马王堆汉墓服饰与纺织品的精美繁复、感叹古人的纺织技术之外,其余方面可能了解不多。如马王堆汉墓服饰丰富多样的纺织品面料,往往令人眼花缭乱;对于纺织品的织造、制衣等也是知之甚少;更不会想到,服饰背后还蕴含着怎样的穿衣礼制。这种认识,自然是情有可原的,毕竟纺织考古、服饰研究是专家的事,普通大众自然没法了解。
然而,《何以汉服:重新发现马王堆汉墓服饰》(岳麓书社)却可以给大众或非纺织考古、服饰研究者,耳目一新的启迪,正如其书名“重新发现”所说的一样,该书是对马王堆汉墓出土服饰的一次全面且全新的解读。
从考古学史、服饰史研究的总体来看,马王堆汉墓服饰不仅是中国古代服饰考古的标准器,更以实证方式重构了汉代贵族生活的物质图景。其发现将服饰史研究从文献推演推向实物实证阶段,成为理解汉代社会、技术、艺术的关键坐标。然而,如何为非服饰研究者进行服饰文化的解读与传播,这是一个非常难的问题。
不同于以往出版物主要是公布马王堆汉墓服饰的典型实物资料或纯粹的学术研究,《何以汉服》一书立足于在专业的背景下,对马王堆汉墓服饰进行科普。该书正文分为织造、染色、添花、制衣、时尚、穿着、礼制、佩饰、梳妆9章。作者将专业的学术成果以通俗的描述表达出来,从马王堆汉墓所处的时代背景、纺织品的材质、工艺、染色技术、纹样演变、服装款式、时尚演变、礼制、佩饰与梳妆等方面,系统解码马王堆汉墓服饰。
《何以汉服》一书的重要特点——跨学科、多视角对马王堆汉墓服饰进行了学术大众化的阐述。作者既熟悉服饰、纺织品实物,又了解相关考古发现成果,还精于运用服饰相关的出土文献。
纵观中国服饰史研究历程,20世纪60年代沈从文先生以文献、壁画、陶俑与纺织品文物互证,构建从商周到明清的服饰演变框架,奠定纺织考古“图像+实物+文献”三重考据法,开启了中国的古代服饰研究事业。王亚蓉先生深入考古一线,亲历了马王堆汉墓服饰等的整理与研究,通过对文物的保护、修复,让历代服饰文物的实物链日趋完整,为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佐证。左丘萌是中国古代服饰与纺织考古领域的重要青年学者,先后著有多部服饰科普相关著作,他对服饰的研究既注重纺织考古“图像+实物+文献”的传统,又注重学术大众化,以考古学的严谨、文学化的笔触、图像艺术的辅助呈现出作品的严谨性和可读性。
《何以汉服》一书的表现形式生动活泼。首先,作者在专业的基础上,以朴实、生动的文笔阐释专业知识,并辅以众多历史故事与案例加以说明。其次,该书使用了超过600张的文物图、服饰复原线图。这些图片与文字内容有机融合,共同加深了对战国秦汉服饰文化的解读。再次,图书排版设计独具匠心,在装帧、插图、排版等细节上都与内容高度契合。
总之,《何以汉服》是马王堆汉墓发掘50多年以来,罕见的一部对马王堆汉墓服饰深入浅出的科普之作,作者以专业而生动的内容对马王堆汉墓服饰进行了一次“重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