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出版集团副总经理兼重点选题研发中心主任张国际:

书博会帮我们快速找到“价值契合点”

作者:本报记者李美霖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7-23


张国际


  在全国书博会的舞台上,辽宁出版集团的身影始终活跃。辽宁出版集团副总经理兼重点选题研发中心主任张国际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回顾了他历年参与书博会的历程与收获,分享了对行业的洞察与思考。

  从首次参会至今,辽宁出版集团的展示与收获发生了显著变化。张国际用从“单向输出”到“双向共创”概括这一转变。

  早期,辽宁出版集团展台设计以陈列图书为主,侧重品类齐全,核心目标是对接经销商、获取订单。如今,展示形式已升级为时尚大气的沉浸式文化空间,让读者从看图书转变为体验文化。

  通过参展,辽宁出版集团收获维度也更为丰富。从最初单纯关注订单数据与业界交流,拓展到三大价值:一是品牌渗透,借助书博会这一全国性平台,让辽宁出版走向全国;二是读者洞察,互动收集的读者反馈直接反哺选题策划;三是破界跨圈,仅近三届书博会,辽宁出版集团就与20多家文创、教育机构达成合作,共同研发文创产品、开展定向合作等。

  在张国际看来,相比其他图书展会,书博会最独特的地方在于其“全民阅读生态场”的属性——既是行业交流的平台,更是连接出版机构与读者的桥梁,兼具专业性与大众性。

  这种特点对辽宁出版集团的影响十分深远。一方面,让品牌推广得以下沉到读者中;另一方面,借助书博会的权威性,更好树立品牌形象。通过参与线上书博会展示、优秀活动评选等活动,集团的品牌定位进一步得到行业和读者的双重认可。

  在张国际看来,书博会提供了从第一视角观察读者反馈的机会。近年参加书博会,张国际发现专业内容需求有三个明显转变:从“体系化理论”到“场景化应用”,从“单一载体”到“融合体验”,从“通用内容”到“地域关联”。基于这些变化,辽宁出版集团采取“精准锚定需求,打破内容边界”的策略,打造了《新时代万有文库》等一批具有品牌影响力的图书。

  回顾往届书博会开展的众多活动,在2023年第31届书博会上,以“新疆,我要把你的故事讲给全世界听!”为主题举办的何建明新作《石榴花开》发布会,让张国际印象尤为深刻。

  《石榴花开》由辽宁人民出版社与新疆人民出版社联合完成,是业内具有代表性的联合出版案例之一。活动现场,何建明分享新疆采访情景,书中受访人之一、哈萨克族冬不拉演奏家都曼·黑扎提现场演奏《山鹰》《骏马》等经典曲目,将气氛推向高潮。这场活动不仅拓宽了外界了解新疆故事的渠道,更是民族团结进步的生动体现和文化润疆的具体实践。

  张国际认为,书博会对于促进图书行业专业交流与合作的意义,在于搭建了“跨地域、跨领域的资源对接枢纽”,让出版机构及文化企业等能快速找到“价值契合点”,催生大批具有重要品牌价值的图书。

  辽宁出版集团也通过参与书博会收获了不少专业领域的成功合作案例。如2021年,《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传播通考》(100卷)亮相第30届书博会,被誉为“理论界与出版界共同呈现的一部经典巨制”。其续作《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世界传播通考》现已出版70卷,本次亮相重庆书博会,将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宣传教育,满足读者期待。

  张国际告诉记者,辽宁出版集团将以书博会为纽带,以精品图书建设为使命,让更多有温度、有深度的图书走进读者,助力全民阅读和文化强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