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华书店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张雅珊:

读者脸上的笑容让我至今难忘

作者:本报记者朱子钰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7-23


张雅珊


  “我还记得每个读者脸上洋溢的笑容,那是一种对文化的追求和阅读的满足。”回忆起18年前举行的第17届全国书市(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中国新华书店协会常务副理事长、新华书店总店原副总经理张雅珊记忆犹新。

  在出版发行业耕耘多年,张雅珊参加了20多届书博会。虽然每一届都有不同的亮点,展陈与功能与时俱进,但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有两次:一次是1989年在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举办的全国书市,这是张雅珊参加工作以后首次参加全国书市;另外一次就是2007年重庆承办的第17届全国书市,也正是那年,全国书市正式更名为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

  2007年4月的重庆,满城书香,重庆国际会议展览中心迎来了五湖四海的读者,热闹非凡。恰逢更名,书博会上的一些新气象也被细心的张雅珊捕捉到。“大家宣传意识空前强烈,场馆门口挂满了广告条幅。展示方式发生了巨变,各展位都有亮点,装饰性更强了。我还发现,展场第一次出现了与书相关的文创产品,虽然还不很成熟,但已经形成了多种业态共处一个场景的现象,这也是一种融合进步。”

  在张雅珊心中,最大的亮点莫过于“为新华书店祝七十大寿”。1937年4月24日,新华书店在革命圣地延安的清凉山创立。到2007年,正好是新华书店七十华诞。

  那届书市期间,中国新华书店协会委托重庆新华书店举办了一台文艺晚会,献礼新华书店七十华诞。全国新华书店系统的职工带来的优秀文艺节目轮番登场,展示了新时代新华人的风采。同时还举办了令人瞩目的全国新华书店摄影书画展。

  “这台晚会在当时引起了非常大的反响。特别是主题曲《我们的老家在延安》,让大家热泪盈眶。新华书店的红色出身、光荣使命,所有新华人70年来为出版发行事业的繁荣发展的无私奉献,都凝聚在了歌词里。”他告诉记者,晚会连演了两场,这是全国书市创办以来的创举,对整个展会的宣传、带动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等都产生了非凡的影响。

  在之前的基础上,2007年全国书市新增了版权交易、产业拓展与出版博览三方面内容,并且引入了报纸、电脑网络、数字娱乐、印刷、出版文化用品等相关文化产业内容。此外,中国印刷博物馆、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中国版本图书馆等单位开始参展,进一步拓展了展会的内涵。“以前叫书市,主要以为读者提供售书服务与加大出版社营销宣传为主要目的,销售是其主要色彩。”张雅珊说,随着书店的体系越来越完善,购书更方便了,在这个时期,改名赋予了这个行业盛会更大的使命,且带来了功能转向——销售不再是其主要的功能,书博会成为展示图书出版成就、推动出版事业发展、惠泽读者阅读需求、搭建行业交流平台的文化盛宴。

  “从书市到书博会,体现了出版事业的进步。以前是书荒、书少,需要通过书市创造便利条件,让更多的读者在现场买到好书。转为书博会后,可以通过展示、交流、研讨等形式,推动行业更高质量的发展。”张雅珊认为。

  时光斑斓,岁月流转。对于即将到来的第33届全国书博会,张雅珊心中有着特别的期待。“这次书博会,我希望看到三种变化——业态更融合、读者更众多、展示方式更创新。我相信,它肯定会不负众望!”他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