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四十八景》

古典艺术形式与现代出版理念的碰撞

作者:金雅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6-30

  出版《金陵四十八景》(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是一项颇具挑战性的任务。从2024年12月接到这个选题开始,我们便踏上了一条寻找金陵四十八景之路。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以艺术类书籍出版为主,对图片品质要求高。我们先后前往南京大学图书馆、南京市博物馆以及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的古籍珍藏室等地进行调研。在实地考察中,我们看到了不同创作者笔下各种形式的四十八景,有清代雕版印刷的版画,也有近代画家创作的彩色版本。其中让我们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在南京大学杜厦图书馆,古籍特藏部的时文甲老师为我们徐徐展开一页页发黄的纸张,展现金陵四十八景的全貌。我们一点点辨认着图中的景点,推测着其今天所在的大致位置,被画面上刻画的精致细节所震撼,在屏息观赏之余,不由得感慨古人作画的良苦用心。

  在仔细查看、深入调研并比较不同版本之后,我们选择了由南京大学图书馆保存、修复的清代画家徐藻编绘的版本。这不仅是因为该版本保存得最为完好,实属善本,更是由其权威性所决定的:在不同地方,我们不止一次看到该版本的身影,这足以证明,此乃当时市面上流传最广泛的版本之一。在确认了所用版本之后,又经历了漫长的谈判和协商,我们才最终获得这组版画的使用权。

  对于金陵四十八景,我们应该如何定位呢?金陵四十八景经历了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从早前的八景、十景、十六景、四十景,最终在清代定型,四十八景实际上体现了城市发展变迁的历史,其中固然有很多景观留存至今,但也有不少景观已经不复存在。事实上,金陵四十八景是一种地域性很强的叫法,它虽然不及西湖十景那样家喻户晓,但对于南京这样一座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城市来说,却显得更具人文气息——四十八景既是山水城林景观的再现,亦是文人心中的精神家园。因此,对于这样一个具有城市名片性质的选题,我们是万万不敢怠慢的。

  从编辑的视角来看,如何在短时间内将其打造为一本图册,在保留原书古朴气息的同时,加入现代人对城市文化的理解,成为困扰我们的主要难题。好在我们拥有足够强大的作者团队。很巧的是,本书的作者许结和书者孙晓云都是江苏南京人,对于自己从小生长、生活的城市,自然有特别的情愫。从许结教授满怀慷慨的辞赋中,从孙晓云女士潇洒自如的笔墨中,我们能看出他们对这座城市的深厚感情。

  在编辑加工的过程中,为了让书法和辞赋能更好地融入古画的氛围,我们着实在策划上花费了不少心思。一是在装帧形式上,采取线装、竖排、右开本的形式,开篇放置辞赋的序言,由此引出古金陵四十八景,从而最大程度地再现古籍的完整样貌。二是在纸张选择上,内页选用了两种不同的纸张,棉彩用来展示绘画,机宣用来呈现书法,并分别做了拉页和筒子页的处理,两两穿插,使得全书更具质感和氛围,读者在翻阅过程中可以亲自体验到欣赏的乐趣。三是在版式设计上,我们为每一景规划了6页的篇幅,分别用来展示辞赋、版画和书法,就连章节页的标识和装饰页的局部图也都进行了精心的处理,使得每一部分都能够物尽其用。为了满足读者的收藏需求,我们还专门设计了书盒和收藏证,并为每本书编号作为限量收藏依据。经过上述的考量和设计,这部手工装订的《金陵四十八景》称得上是一部诚意之作。

  《金陵四十八景》的出版,不仅是对南京城市历史文脉的一次梳理,更是古典艺术形式与现代出版理念的一次碰撞。现在这部全新的《金陵四十八景》不仅让沉寂已久的版画重焕新生,更见证了当代人对这座六朝古都文化精神与气质的传承。

  (作者单位: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