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中国式现代化的江苏探索》

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

作者:张文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6-30

  李扬等主编的《大道之行:中国式现代化的江苏探索》(江苏人民出版社)对江苏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进行了监测和评价,梳理分析了一些重点领域或重大任务,包括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区域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文化发展、共同富裕、高水平对外开放、社会治理现代化等的理论与实践,并提出了进一步推进相关工作的针对性对策建议。总体来看,这是一本十分及时、分析精准、值得一读的好书。

  本书从经济发展、社会建设、治理能力、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五个维度选择具有“牛鼻子”效应的关键指标构建江苏高水平现代化进程监测指标体系,强调引导各地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开放条件,注重发挥比较优势,探索符合本地实际、各具特色的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形态,重点关注系统均衡发展、创新驱动发展、绿色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发展。

  本书还提出要促进创新与产业相结合,依托紫金山实验室、姑苏实验室、太湖实验室等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整合国内外高端创新资源,加强未来网络、5G技术、新材料、深海技术等前沿领域基础研究和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各地战略性产业发展,支持加大设备更新和技改投入,以现代科技创新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加快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把苏南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经济发展高地。

  本书认为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兼顾了短期和中长期发展目标。江苏现阶段的战略重点应立足于以培育龙头企业促进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以制造业集群化发展促进供应链效率提升、以数字经济促进制造业发展的动力机制变革等方面。要不断强化科技强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水平;集群固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整体性优势;市场引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发展空间;数字畅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水平;制度护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适应性发展能力。

  探索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准确把握文化本质属性、根本作用、发展规律,加快建立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机制,赋予其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内涵。本书提出,强化自身优势,提升江苏文化显示度,优化文化公共服务,提升群众获得感,用好特色资源打造文化传承江苏高地,建强人才队伍,激发文化创新动能。具体举措包括重视研究、强化转化,找准社科强省的着力点;选树典型、深化德育,全面提升公民综合素质;规划引导,健全激励机制,推动产出现象级艺术作品;科技支撑、延伸链条,形成文化与多业态融合发展;深化交流、促进合作,推广江苏特色文化品牌等。还需要创新实践人文经济,推动以文化人、以文化城,更好涵养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培育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发扬“十年磨一剑”的工匠精神促进专精特新发展。

  推动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要紧紧把握就业、治理、安全三个重点方面。健全就业促进机制和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更好服务“一老一幼”。以党建引领推动城乡基层治理更加规范化、精细化;促进技术赋能,以数字化、智能化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活力和效率。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有机统一。本书着重围绕推进江苏基层智慧治理创新提出了相关建议,比如党建引领构建“社会共治圈”,强化智慧社会治理的向心力;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以大数据建设突破数据壁垒并加强信息融合;推动“数据回流”,建立基层信息系统数据资源共享交换机制;依托“新基建”提升城乡一体化智慧治理的精准性和普惠性;“三治结合+现代技术”,促进基层治理的现代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