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图书馆:
发挥新媒体优势 引领全民阅读新风尚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4-25
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国家图书馆始终坚守“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使命,依托宏富馆藏资源,创新服务方式,强化技术赋能,在新媒体领域深耕细作,将海量书籍与知识以更加便捷、高效的方式传递给每一位读者,为推动全民阅读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打造新媒体矩阵,提升运营管理效能
国家图书馆紧紧抓住新媒体飞速发展的机遇,从在新浪微博开通账号至今历经12年,已形成覆盖移动APP、微博、微信、抖音、小红书、B站等多平台、多账号、多形态协同联动的新媒体矩阵。面向社会公众构建起覆盖广泛、层次分明、功能互补的传播网络,以图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态内容聚合发力,形成“全域覆盖、精准触达、立体发声”的阅读推广服务体系。
为了规范新媒体运营和管理,规范业务操作,国家图书馆制定了《新媒体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细化账号开通与注销、信息发布与审核等各项工作流程,健全工作机制,严把意识形态关;定期和不定期组织新媒体业务培训,加快建设人才队伍,进一步提升业务效能。
挖掘馆藏资源,创新文化传播形式
国家图书馆始终坚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文化传播形式,通过融合AR/VR技术、互动H5、线上直播、微短剧等传播手段,利用AI技术加持,生成和设计制作动态内容,为公众提供多种沉浸式的文化体验。
国家图书馆以线下展览为依托,推出国内首款面向大众的博物馆“线上H5+线下真人NPC”展览实景解谜游戏和文博题材“剧本杀”作品;以馆藏资源为基础,创作节气读诗、跟着《芥子园画传》赏花导引推文;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典籍里的中国龙”系列、“纪念嵇康诞辰1800周年特别活动”等跨平台直播活动;设计制作互动小游戏,开发微短剧《重回永乐大典》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可传播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
开展特色主题活动,推动品牌化传播
自2019年起,国家图书馆与新浪微博联合打造“全民读书季”品牌阅读IP,以世界读书日为原点,运用直播、短视频、知识竞赛、阅读分享等多元形态,构建起全时、全域的全民阅读推广体系。
通过历届文津图书奖评选推广及发布、全民阅读论坛及公共图书馆服务宣传周系列推广、#和你共读一小时#直播、《读书就现在》原创视频发布等打造线上阅读集会,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推动全民阅读,开创图书馆倡导读书、组织读书、服务读书的新形式。
特别策划的“馆长带你触碰经典”系列,汇聚11位图书馆馆长,以短小精悍的微纪录片形式,让镇馆之宝走出深闺,引导公众了解典籍知识、关注经典著作。
跨界策划“把故乡读给你听”“给乡村孩子读一本好书”“荐书接力赛”等内容,并联动主流媒体、政务机构、文化名人,形成传播裂变效应,提升活动影响力。
精心打造多层次互动场景,“永远会被这段文字打动”引发读者深度情感共鸣;“晒晒我家的书架”鼓励公众展示家庭阅读生态;“经典阅读”趣味问答、微博故事挑战赛,邀请公众分享阅读故事,传递阅读之乐。
持续六载深耕,#全民读书季#微博话题累计阅读量超过26.1亿,引发451.8万次互动,成功塑造新媒体平台阅读推广新范式。让经典活在当下,让阅读嵌入日常。
依托新媒体平台,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国家图书馆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优势,联合全国各级公共图书馆,在世界读书日、科技周等节点,推出短视频、线上答题等系列活动,形成传播合力,以权威性、趣味性和科技感重塑经典阅读场景,引领全民阅读新风尚。
“网络书香 阅见美好”小程序整合全国1000多家公共图书馆的优质资源,涵盖3.8万册电子图书、3100种期刊、1.5万集音视频,不仅为公众提供便捷普惠的阅读服务,同时通过网络惠及乡村和偏远地区,以及提供大字版、有声书等无障碍阅读形式,服务老年与视障群体。
未来,国家图书馆将继续发挥新媒体优势,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营造全民阅读书香氛围,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
(作者系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部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