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江汉平原民俗风情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4-11
赵照川的长篇小说《江汉谣歌》(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塑造了永骄、永富、幺姑、春雷、垸董老爷、厚基族长等一群血肉丰满的英雄人物,书写了江汉平原人在民风民俗中的成长与奋斗,以及他们的爱恨情仇,更展现了他们在烽火岁月中的铁血拼搏与牺牲。
《江汉谣歌》在故事中融入了端午、龙船、盂兰盆会、小年、七夕、婚俗、宴席等传统文化,书中的民谣、民歌、龙船号子,以及水乡的风味美食,展现了江汉平原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与地域风情,它们很多都是江汉平原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风土人情的融入,使这部小说既具有文学价值,又具有史学与民俗学的价值。
读过《江汉谣歌》的人大多会被江汉水乡博大精深的风土文化所吸引。即便是江汉平原本地的年轻人,也会惊讶于《江汉谣歌》中展现的、他们生长之地的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从这个层面上来讲,《江汉谣歌》对于江汉平原的年轻人来说,也是一部民俗大全式的文学性科普书。这正是我一直期望民风民俗全面融入小说的原因。
以众所周知的端午文化为例,作者不遗余力地进行了细致而深入的描述,端午的发源、屈原与江汉平原的关系、宗族村垸之间的恩怨与端午的牵扯、江汉地区民风民性与端午的渊源、别具特色的赛龙舟活动,这些在《江汉谣歌》中书写得十分精彩。
垸子这一江汉水乡才有的自然水文地理产物,很多人可能闻所未闻。即使是如今老家还在古代遗存下来的垸子中的年轻人,猛然听到这个名词,也会一时反应不过来。然而,作者却在《江汉谣歌》中把垸子的形成、垸子与民风民性的关系以及垸子与乡村之间的关系,写得细致明白,全面展现了江汉水乡独特的地理文化——垸堤文化。因此,《江汉谣歌》所具有的史学与民俗学价值,自是不言而喻。
一部小说写尽一地风俗,殊为不易。更难得的是,《江汉谣歌》中的风俗民情并不是生硬的植入,而是十分自然地融在故事中,贴合在人物的身上。所有的民俗活动都是出于情节的需要而进行描述的,这种驾驭能力令人折服。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谣歌这一民间文化的产物,也被作者注入了全书,而且贯穿始终。从书名我们也可以看出,谣歌不仅是《江汉谣歌》的重要内容,也是故事线索。《江汉谣歌》中那些土俗的谣歌,汇成了一面风土小说的大旗,使该书独树一帜,在中外小说的长河中格外引人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