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武汉童书展:
“书”送成长智慧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3-21
或深情讲述功勋科学家黄旭华的故事,激励青少年赓续精神血脉;或探讨王阳明心学思想对成长的启迪,引导孩子们“知行合一”……3月14日至16日,由湖北省新闻出版局、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指导,湖北省出版物发行业协会主办的2025武汉童书展期间,多家出版单位举办作家面对面、创作分享会等阅读活动,带领小读者共赴书香之旅。
读懂“深潜人生”
“审读作品时,对个别稍微突出了个人贡献的细节描写,黄老虚怀若谷,认为‘愧不敢当’;对书中表述不太准确的地方,他也一一更正,显示了一位老科学家的严谨态度。”3月14日,在武汉童书展期间,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举办的“此生属于祖国——纪念功勋科学家黄旭华传记创作分享会”上,儿童文学作家、《此生属于祖国:功勋科学家黄旭华的故事》一书作者徐鲁深情回忆黄旭华生前审读书稿时的细节,生动的讲述让现场的孩子们听得很是入神。
《此生属于祖国》讲述了“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的故事,以及“国之利器”核潜艇的研发经历,饱含深情地赞颂了这位隐姓埋名30年的核潜艇总设计师,在惊涛骇浪中创造的不朽功勋。当天的分享会上,徐鲁与黄旭华院士生前工作助理刘军青、黄老女儿黄峻,结合该书,分别从传记创作、科研工作及家庭生活3个方面,回顾了黄旭华为祖国毕生奉献的感人事迹。
在刘军青的讲述中,黄旭华自1958年加入核潜艇研制,至2025年去世,60多年坚守科研一线,是我国坚守在核潜艇研制一线工作时间最长的科学家。在黄峻的记忆里,父亲鲜少谈论工作,却用行动教会子女“自立”:衣服自己洗,饭菜自己做,作业自己查,正如中国的核潜艇中国人自己造。在徐鲁的字里行间,黄旭华是“穿越时空的火种”,让孩子们懂得何为真正的偶像、真正的英雄。
徐鲁表示,在书中塑造黄老形象时写得很过瘾,他将内心对一位英雄、一位爱国者的敬仰融入文字中。比如,第二十二章“英雄交响曲”和第二十三章“深深的海洋”,徐鲁将黄老从青年时就非常热爱的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和《命运交响曲》,与他“志探龙宫”和“骑鲸蹈海”的大无畏精神结合起来书写。黄老不仅是一位热爱交响乐的人,更是用实际行动去完成一首英雄交响曲。
嘉宾们的讲述让读者更立体、深入地读懂黄旭华“此生属于祖国,此生无怨无悔”的“深潜人生”。小学生陈冠屹读完《此生属于祖国》后深受触动,他说,黄旭华爷爷为祖国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激励着自己,“因为我的理想是当一名科学家,所以,从这学期开始,我要改掉马虎的毛病,上课认真听讲,注意力集中,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每周日都要参加科学实践活动。”
寻找成长之道
孩子为什么要读王阳明?3月15日,历史文化作家度阴山携新书《知行合一王阳明(青少版)》走进武汉童书展,与小读者围绕王阳明的一生和“知行合一”进行面对面交流。
该书是度阴山的畅销书“知行合一王阳明”系列的青少版,由中信出版集团推出。书中从现代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出发,针对“立志”“面对困境如何突破自我”“人际交往”等成长问题,从王阳明心学思想中遴选对应的解决方法,创新性地古为今用,指引孩子认识自我、提升自我、改变人生,启迪孩子思维。
交流中,度阴山与作家余世存进行对谈。他们结合现代社会问题,探讨王阳明心学思想对个人成长、社会发展的借鉴意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角度,探讨如何更好地传播和弘扬阳明文化。
“我们首先要学习王阳明的一种精神,那就是确定自己要做的是正确的事情,然后一步一步实现志向。”度阴山说,王阳明在困境中寻找突破,在不确定中探索答案,“知行合一”就是他破解难题的密钥。
度阴山鼓励现场的孩子们说,今日青少年的一些烦恼,王阳明曾经也经历过。王阳明心学的很多概念、理论、方法论,可以帮助解决这些问题。比如,针对当下学生面临的学习压力等问题,余世存建议,现在正值春天,孩子可以适当接触大自然,结合自然与生活,找到学习的乐趣,舒缓情绪。度阴山借王阳明的观点告诉孩子,学习不是机械的记忆,而是要与实践相结合。他还引导小读者不断思考王阳明心学思想对成长的启迪,比如“事上练”,不断实践,在失败中获得经验和方法;“致良知”,蓄积正能量,遇到问题不胆怯、不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