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中国外文局“复兴书屋”:
推动阅读服务提质增效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3-21
读者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闽宁镇“复兴书屋”阅读。 闽宁镇“复兴书屋”供图
今年2月底,民建四川省委会“复兴书屋”捐赠成立仪式在四川成都举行。至此,中国外文局已在全国范围建立了16所“复兴书屋”,捐赠总书目达13万余册。
广泛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形成推动全民阅读的强大合力,更好营造崇尚读书的文化氛围,更好履行社会责任,“复兴书屋”为建设书香社会、书香中国作出了富有特色的实践和探索。
助力乡村振兴
谈及建设“复兴书屋”的初衷,中国外文局所属外文出版社相关负责人向《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介绍说,为持续发挥中国外文局在国际传播、文化传播方面的综合优势,尤其是助力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相关工作,近年来,中国外文局着力发挥以文兴业、以文化人、以文惠民的重要作用,积极推动落实“复兴书屋”计划。
自2018年以来,中国外文局先后在山西省左权县、重庆市丰都县、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福建省龙岩市、云南省怒江州甲生村、宁夏回族自治区闽宁镇、深圳改革开放干部学院、民建四川省委会等多个地区和单位捐建“复兴书屋”共16所,捐赠总书目13万余册。
“因为‘复兴书屋’的存在,更多人来到这里、爱上阅读,‘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阅读氛围日渐浓厚。各地书屋通过定期举办读书活动、研讨会,引导广大群众培养阅读习惯并学以致用,与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相结合,努力培养和形成社会新风尚。”该负责人表示。
以书为媒,中国外文局积极挖掘乡村优秀乡土文化资源,发挥“乡村叙事”的力量,以主题图书的宣传发布带动乡村文化建设。2023年初,外文出版社开始策划出版《十八洞村的十年瞬间:中国“精准扶贫”为什么成功》等十八洞村相关多语种图书,用影像记录十八洞村10年脱贫攻坚历程,同时与湖南人民出版社密切合作,推出《见证:十八洞村的脱贫故事与现代化启示》多语种图文书,用生动的文字讲述十八洞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故事,讲述中国发展的故事。
点亮村民书香生活
在营造当地崇尚读书的文化氛围方面,多家“复兴书屋”都有着各自的亮点。
为更好地向国际社会宣介中国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经验成效,生动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2023年11月,湖南省委宣传部与中国外文局为十八洞村“复兴书屋”揭牌,并分三批次捐赠图书1690册。
建设“复兴书屋”,正是为了助力乡村文化阵地建设,有效解决广大乡村居民“学习休闲无去处”的难题,点亮村民的书香生活。为此,中国外文局还着力聚集多种文化要素,通过优化新型阅读空间布局、完善阅读空间建设、增强阅读服务功能,营造浓厚的乡村文化氛围,塑造乡村精神文明新风尚。
2024年9月,中国外文局指导所属单位外文出版社、华语教学出版社、新星出版社,携手智慧宫国际文化传播集团,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闽宁镇建设“复兴书屋”,共同捐赠图书1613册。从“干沙滩”到“金沙滩”,闽宁村发展为闽宁镇,是东西部扶贫协作的生动缩影,也是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在这里共同建设“复兴书屋”,打造宣传党的理论政策、传播普及科学知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平台,有着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和产业振兴力的重要意义。
凝聚社会合力
“复兴书屋”不仅丰富了多个群体的阅读体验,也为乡村文化建设助力赋能。
2017年以来,中国外文局先后为山西省左权县思源学校、南街小学、左权三中等9所学校累计捐赠价值157万元的多种品类图书。种类丰富的图书既丰富了学生课外阅读,拓宽了学生视野,也为建设书香校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24年5月,左权县桐峪镇1941培训基地“复兴书屋”揭牌,获赠图书1万册,这些图书不仅服务基地读者,还有一部分存放在麻田图书馆。“复兴书屋”充分发挥了交流感情、传播知识的重要作用,为乡村文化建设助力赋能。
民建是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中的重要力量。2025年2月,外文出版社在民建四川省委会直属工委“会员之家”建设“复兴书屋”,并捐赠图书3236册,旨在高标准履行社会责任、高质量推动文化惠民,助力四川高质量发展。
据该负责人介绍,通过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形成推动全民阅读的强大合力,“复兴书屋”在多地获得良好反响。
通过共建“复兴书屋”倡导读书之风,推进全民阅读进农村、进社区,能够让乡村居民和职工感受到书中所传递的精神力量,获得实用的知识和技能,更好成为乡村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和见证者。通过“复兴书屋”的共建,出版单位持续打造文化精品力作,推动更高质量、更高效能的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