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信息发布应通俗易懂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3-13
“Ⅲ级变Ⅳ级”到底是严重了还是好转了?“Ⅳ级”又是几级?长期以来,突发事件预警和应急响应使用罗马数字的情况,让一些网民感到“发晕”。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与2005年出台、现已废止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相比,一个细微的变化是,《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没有再使用罗马数字。
媒体发布突发事件预警和应急响应等内容时,通常是转发来自权威部门的信息,即便一些行业术语公众觉得难以理解,媒体也很少改成公众看得懂的语言,这似乎成了一种行业规则。
公众呼声与行业规则之间的矛盾并非不能调和。一位应急管理专家提醒,依据最新公布的《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今后突发事件预警、应急响应级别都应使用汉字数字,不应再用罗马数字。
突发事件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这决定了对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与传播既要快也要准,还要有利于公众接受和理解,避免误解和混淆。简言之,发布权威信息应做到通俗易懂。
在一些领域,使用罗马数字曾是“国际惯例”和“历史习惯”。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所谓的“国际惯例”和“历史习惯”也可以因时而变,具体而言就是要考虑自己的文化和传统,考虑公众的认知和接受程度。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同样没有使用罗马数字。该法与《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为突发事件预警、应急响应不再使用罗马数字提供了法律法规依据。
对相关部门而言,今后发布突发事件预警、应急响应信息,就要使用汉字数字;对媒体而言,今后传播这类信息时,也应遵循国家法律法规不再使用罗马数字。